白癜风应吃什么好 http://m.39.net/pf/a_6413270.html

中药学

1.中药的作用指的是——中药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2.中药的副作用指的是——在常规剂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

3.半夏与陈皮合用以增强燥湿化痰的作用,文都’医考网其配伍关系是——相须。

4.所谓中药的剂量,一般指的是——成人一日量。

5.属于“十九畏”的是——官桂与赤石脂。

6.属于“十八反”的是——大戟与甘草。

7.麻黄根与浮小麦共同的功效是——止汗。

8.麻黄具有的功效是——散寒解表,利水消肿。

9.生姜具有的功效是——散寒解表,温中止呕。

10.紫苏具有的功效是——散寒解表,解鱼蟹毒。

11.白芷具有的功效是——散寒解表,文都’医考网消肿排脓。

12.薄荷与牛蒡子均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透疹利咽。

13.柴胡与升麻具有的功效是——升举阳气。

14.柴胡与薄荷均具有的功效是——疏肝解郁。

15.柴胡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疏肝解郁。

16.薄荷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17.牛蒡子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解毒透疹。

18.葛根具有的功效是——文都’医考网透疹,解热生津。

19.蝉蜕具有的功效是——透疹,明目退翳。

20.菊花的功能是——平肝明目。

21.桑叶具有的功效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22.石决明、决明子的共同功效是——清肝明目。

23.茯苓的功效是——既能宁心安神,又能健脾利水。

24.志远的功效是——既能宁心安神,又能祛痰开窍。

25.白僵蚕具有的功效是——燥湿化痰。

26.川芎的功效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27.延胡索的功效是——活血行气,止痛。

28.麝香的功效是——开窍醒神,活血止痛。

29.冰片的功效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30.苏合香的功效是——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31.乌药的功效是——行气止痛,文都’医考网温肾散寒。

32.地榆的功效是——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33.杜仲的功效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4.地龙与麻黄的共同功效是——平喘、利尿。

35.乌梅的功效是——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36.五味子的功效是——既能敛肺止咳,又能补肾宁心。

37.石菖蒲与远志的共同作用是——开窍宁神。

38.菟丝子与沙苑子具有的共同功效是——明目。

39.藿香、佩兰的共同功效是——化湿,解暑。

40.砂仁、豆蔻的共同功效是——化湿行气,温中。

41.牛黄与天竺黄的共同功效是——清心定惊,清热化痰。

42.龙骨与牡蛎的共同功效是——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43.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44.肺虚咳嗽、文都’医考网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

45.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46.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47.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48.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49.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50.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51.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

52.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文都’医考网——益智仁。

53.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54.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55.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56.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57.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

58.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59.孕妇慎用的药是——贯众。

60.孕妇忌用的药是——天花粉。

61.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62.治崩漏带下之良药文都’医考网——乌贼骨。

63.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

64.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

65.研末冲服,不入煎剂的药物是——琥珀。

66.钩藤入汤剂的用法是——后下。

67.鹿茸的用法是——研末吞服。

68.姜汁炮炙药物的目的是——加强药物的止呕作用。

69.桑白皮用于治疗的病证是——肺热咳喘,痰多壅盛。

70.吴茱萸尤善于治疗的病证是——厥阴头痛。

71.小茴香尤善于治疗的病证是——寒疝腹痛。

72.属升浮药性的“性味”文都’医考网的是——辛、甘,温。

73.治疗瘰疬、瘿瘤等证的药物具有的药味是——咸。

74.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寒、凉。

75.小儿疳积兼蛔虫病,宜选用的药物是——使君子。

76.胆结石兼消化不良,宜选用的药物是——鸡内金。

77.善于治疗夏季感寒饮冷、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的药物是——香薷。

78.治疗风热音哑,肝热目赤,小儿夜啼,应选用的药物是——蝉蜕。

79.治疗久咳虚之证,宜选用的药物是——白果。

80.治疗阴虚燥咳,宜选用的药物是——川贝母。

81.既能补脾肺气,又能补血,文都’医考网生津的药物是——党参。

82.既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又能清热排脓的药物是——薏苡仁。

83.具有温补肺肾、定喘功效,善治肾不纳气虚喘劳嗽的药物是——蛤蚧。

84.具有疏肝解郁,宁心安神功效的药物是——合欢皮。

85.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功效的药物是——酸枣仁。

86.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文都’医考网养血安神等作用的药物是——丹参。

87.具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功效的药物是——龙骨。

88.具有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作用的药物是——珍珠。

89.具有养血安神功效,治疗妇女脏躁的补气药是——大枣。

90.既能发散风热,又能透疹的药组是——葛根、升麻、浮萍。

91.既能化湿,又能解暑的药物是——藿香、佩兰。

92.均善于治疗肺痈的药物是——鱼腥草、芦根。

93.上以清肺,中以凉胃,下泻肾火的药物是——知母。

94.治疗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为补血止血要药的药物是——阿胶。

95.治疗胃火上炎的头痛、牙龈肿痛,文都’医考网宜选用的药组是——石膏、升麻。

96.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皆可选用的药物是——川芎。

97.治疗突然昏倒,口噤不开,面青身凉,苔白,脉迟有力,应首选的药物是——苏合香。

98.治疗中气下陷,食少便溏,短气乏力,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者,应首选的药物是——黄芪。

99.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荆芥、防风。

.善于温肺化饮,治疗寒饮伏肺,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的药物是——干姜、细辛。

.用治血不养心引起的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之证,宜选用的药物是——酸枣仁、柏子仁。

.治疗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文都’医考网亡阳与气脱并见,应选用的药组是——附子、人参。

.专治脾、肺气虚的药组是——党参、黄芪、太子参。

.治疗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应选用的药组是——黄柏、苍术。

.治疗心阳不振、心悸、脉结代者,应选用的药物是——桂枝配附子。

.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不舒者,应首选的药物是——紫苏。

.治疗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应选用的药物是——香薷。

.内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火煅外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的药物是——石膏。

.男孩,7岁。外感发热、烦渴、出汗、大热、脉洪大,宜选用的药组是——石膏、知母。

.男,30岁。两目模糊,视物不清,目赤肿痛,文都’医考网多泪,头晕,头痛。宜选的药组是——菊花、桑叶、蝉蜕。

.患者,女,38岁。心悸失眠,夜间盗汗,脉细数。宜首选的药物是——酸枣仁。

.患者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脉弦。治疗应选用——吴茱萸。

.患者,女,54岁。面色恍白,时自汗出,恶风,经常患感冒,脉浮无力。用黄芪最佳配伍治疗的药物是——党参、茯苓。

.患者,男,50岁。平素喜饮白酒,近日牙龈红肿作痛,伴口苦心烦,舌质暗红,脉沉数有力。用药应首选的是——黄连。

.患者,女,38岁。头痛连及项背,文都’医考网遇风则痛甚,恶风寒喜裹头戴帽,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用药应首选的是——发散风寒药。

.患者,女,40岁。素体虚弱,纳食不香,短气乏力,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时暖气,腹胀,经查诊断为胃下垂。宜首选的药物是——黄芪、升麻、柴胡。

.男,25岁。头痛、咽痛三四天,出现心烦郁闷,躁扰不宁,夜不能寐,小便黄,舌尖红,脉数,宜选用的药组是——栀子、淡豆豉。

.一患者,女性,32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宜选何组配伍使用最好——柴胡配黄芩。

.男,30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且伴咳喘日久,咯痰稀白量多,宜选何药配伍——麻黄。

.一女子,20岁。中午进食鱼虾、螃蟹等海鲜,文都’医考网傍晚自觉腹痛,恶心欲吐,大便稀溏,呈稀水样。宜选用何药配伍治疗——紫苏。

《中药的药性之最》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清热之最——石膏。

温痰之最——半夏。

清痰之最——贝母。

辛凉之最——薄荷。

止痛之最——元胡。

止血之最——三七。

补阳之最——大黄文都’医考网。

补阴之最——女贞子。

舒肝之最——郁金。

平肝之最——羚羊角。

补气之最——人参。

活血之最——丹参。

补血之最——当归。

补脾之最——山药。

消食之最——神曲。

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卫计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不变,将进行大改!

医改第一枪,5个制度关系每个医护人员!

中国卫生人才网通知,这几类人可提前参加考试!

从疲劳到猝死仅6步!收好这份抗疲劳手册

牢记!致命的用药混搭

高血压用药,这10个错误不能犯!

版权声明:

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hxcf/1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