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眭师姐来京,范师兄在席间和老同学说起了安宫牛黄丸,并加以推荐。范师兄在同仁堂研究院工作,是大V级的人物,说每年要帮朋友代购此药,数量很大。前一段,同事说要团购安宫牛黄丸,问我的意见。我觉得,一般人对此药了解的并不多,即使买回家,收藏起来,等到用的时候会遇到几个问题:

1.根本想不起来家里有此药,直接打医院。

2.不知道怎么用,更不知道是不是对症。用错了或者过度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3.安宫牛黄丸不仅仅对成年人有用,对小儿急性传染病,高热昏迷非常有效,可是,一般人敢对父母用药,敢对孩子用药吗?

4.此药很贵,收藏家里而不用,岂不是浪费资源?

听了我的一番理论之后,团购之事就此作罢。但是,网络上的宣传以及大众对安宫牛黄丸的喜爱,使我想进一步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中医素有“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丹。这些都是属于凉开的药物。还有一个温开的苏合香丸。这四种成药,都是醒脑开窍药,是急救良药。而且由于药物组成不同,用途也有差异。

所谓凉开,就是寒凉开窍,所谓温开,就是温通开窍。所谓开窍,是指治疗邪阻心窍,神志昏迷的方法。适用于邪盛气实的闭证。

所谓闭症,是与脱症相对而言。前者的特征是:气粗声长,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脉实有力,属于实症。后者的特征是:声鼾气微,口开,手撒,目合,自汗,遗尿,脉细欲绝,属于虚症。而在闭症之中,又有寒热之分:面青或白,厥逆,脉沉的属于寒;面赤唇焦,强直,烦渴,小便赤,脉数的属于热。

既然有温凉之别,应用是就要注意是寒证还是热证?

寒证昏迷用温开的苏合香丸。热证昏迷用凉开的温病三宝。

温病三宝也有自己的适应症。安宫牛黄丸适用于那些高烧不止、神志昏迷,“稀里糊涂”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伴热惊厥、手脚抽搐,经常发出乒乒乓乓声响的高热、烦躁甚至昏迷的患者;而至宝丹因为药方采用了许多芳香开窍的药材,因此对于昏迷深重伴发热痰盛,表现得不声不响的患者更为适用。综合这些特点,中医界流传着“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黄丸”之说。

在日常应用中,比如小儿高热不退,可用紫雪丹。不用安宫牛黄丸。但是如流脑之类高热神昏,就用安宫。又如,老人身强体胖,中风痰声噜噜,用至宝丹比较合适。又如,冠心病,心肌梗死,手足青等,苏合香丸就有用武之地。

当然,如今有从安宫牛黄简化而来的清开灵,对于感冒发烧都可以用。从苏合香丸改进而来的苏合冠心丸应用也不错。

下面从百度摘录几种药物的详细组成、用法。有兴趣者慢慢看。

一、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是著名的温通开窍药,具有芳香开窍、行气解郁、散寒化浊的功效,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能力。现代临床多用于中风所致的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半身不遂重症,,至今仍是抢救煤气中毒和心肌梗塞、心绞痛的有效药物,新药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都是由此方精简而成。

自宋代以来,苏合香丸一直是“芳香温通”的代表药物。但苏合香丸到底是古代哪位医家所创,至今无从查证;最早见于哪本医籍,也有争议。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苏合香丸最早见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广济方》,但是在《广济方》里名为“吃力迦丸”。“吃力迦”属于外来语言,所以名字听起来很奇怪。后来又被编入《千金方》和《外台秘要》。

到了宋徽宗赵佶时,裴宗元等医官奉召将官药局所收药方校订后编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并作为官药局的制药规范。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吃力迦丸”,被统一更名为苏合香丸,不但改了名,连药量也翻了一番。虽然苏合香丸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与《广济方》中的“吃力迦丸”完全相同,但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第一次被命名为苏合香丸,且药量也改了,可以说是此药已非彼药,所以,目前公认苏合香丸最早见于年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苏合香丸绝不是某些医家突发奇想,毫无章法地拿了苏合香等十几味药炼制而成,它组方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不但提到了“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冠心病的治则:“芳香温通法”——“痛痹,心痛,有寒故痛,温则消而去之”。人们,尤其是北方的人感触最深,一到冬天,北风肆虐,温度骤降,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冻得脸生疼,瑟瑟发抖,手脚都痉挛了。而人体内寒气太重也会导致血管痉挛、血液凝滞成块,血管不通,运行不畅,甚至血管破裂,那么就必须用温热性的药来祛除寒气,消散凝滞的血液,使血管通畅。苏合香丸正是据此治则研制而成,成为“芳香温通”的代表药物。

苏合香丸本来只在皇宫流传,乃皇室御药,只有皇亲国戚才能用。至宋真宗时,真宗见王太尉(王旦)体弱多病,有感于君臣一体、君臣情深,一时起了怜悯之心,赐给王旦一壶酒,并令其空腹饮下。王旦喝后,竟然大觉安健,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舒畅,于是趁上朝时再三叩谢真宗隆恩浩荡。真宗龙颜大悦,哈哈大笑,不觉说出:“此乃苏合香酒,每一斗酒用苏合香丸一两同煮。对调理五脏、治疗腹内各种苏合香丸疾病非常有效。你每次冒寒早起时,就可以饮一杯。”言毕命人拿出好几盒苏合香丸赏赐予近臣。自此大臣百姓之家都效仿制作,苏合香丸因此盛行一时,可谓“御药”飞入寻常百姓家(见《梦溪笔谈》卷九)。随着苏合香丸在民间的广泛应用,由此演绎出众多的传奇故事。

在《苏沈良方》卷十五中,沈括关于苏合香丸的记载,读时让人顿觉眼前一亮:“淮南监司官谢谢执方呕血时久,手足皆冷,鼻息都绝,后以半两苏合香丸灌之即刻苏醒。”“又有一船工子患伤寒,日久而死,但心窝尚暖,服4丸苏合香丸即省人事。”病案中的谢执方和船工的儿子都是危重病人,一个呼吸已停止,断气了;一个只有胸口处还有点热气,马上要去鬼门关报到了,放在今天,医院也肯定给家属下《病危通知书》了,而沈括给他们服了苏合香丸后,不久两人居然都“活”了过来,实在让人不得不感叹苏合香丸之于治病救人,堪称奇绝也!沈括不但亲手治愈了病人,他还在书中总结出苏合香丸不仅适于胸痹心痛(冠心病)重症病人的急救,还可以用于瘟疫中毒、肺结核等症,并特作批注:“人家不可无此药,以备急难。”

自宋以后,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了苏合香丸的神奇疗效,医家在叹服之余,将其奉为“圣药”,广泛运用于胸痹、心痛、卒中等疾病的治疗,在元明清的医学典籍中都能寻到它的身影。

公元年,苏合香丸又被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收录,远传朝鲜,后来此书又辗转流传到日本,对日韩汉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后来生产的抗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其组方思路很多都来源于苏合香丸。直到今天,苏合香丸仍然是中医治疗心绞痛等症的主要药物。

苏合香、安息香透窍开闭,是诸香药中醒脑力量最强的两味;龙脑、麝香芳香辟秽,走窜经络,善通全身各窍;香附、丁香、木香、沉香、檀香、熏陆香行气降逆,宣窍开郁,温中散寒;荜拨配合诸香,增加温中祛寒、破气开郁的作用;朱砂、犀角宁心安神,镇惊解毒;白术安中益脾,诃黎勒收敛,以防诸香药窜散太过,耗伤真气。诸药合为辛香通窍、温中行气、醒脑之剂。不论中风、中气或中寒,只要属于闭证属寒的,都可用它治疗。

苏合香丸属于“温开”之剂,凡气机闭塞,痰浊蒙闭,热不甚,苔白腻而深度昏迷者如乙脑中风等症,用它最为合适。本方不用驱痰之药,而所以能治痰浊蒙闭,是因其所治病症的病机,主要在于气机闭塞,气机一闭塞,则痰浊内生;而本方功能行气开窍,通畅气机,气机通畅,则痰浊自降,神志随之清醒。冠心病心绞痛而呈“寒痛”(四肢发凉,出虚汗,面色苍白,脉迟)者,每服半至1粒,有迅速缓解之功。

苏合香丸是著名的温通开窍药,具有芳香开窍、行气解郁、散寒化浊的功效,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能力。现代临床多用于中风所致的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半身不遂重症,,至今仍是抢救煤气中毒和心肌梗塞、心绞痛的有效药物,新药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都是由此方精简而成。

二、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久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也是清热开窍的代表方剂,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中医温病凉开三宝",并奉为“三宝”之首。该方源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组成]牛黄、犀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方解]

君药:牛黄、麝香、水牛角浓缩粉

牛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息风止痉;麝香芳香,通经达络,开窍醒神;水牛角浓缩粉咸寒,清营凉血,安神定惊,共为主药。

臣药:黄连、黄芩、栀子

黄连、黄芩、栀子苦寒泄降,泻火解毒以助牛黄、水牛角浓缩粉清泄心包之热。

佐药:朱砂、珍珠、郁金、雄黄、冰片、金箔

雄黄解毒豁痰;冰片、郁金通窍醒神,化痰开郁;朱砂、珍珠、金箔清心镇静安神,息风止痉定惊。

使药:蜂蜜

蜂蜜与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三、局方至宝丹

中医“三宝”之一的至宝丹,是急救良药。至宝丹具有清热开窍,化浊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一些急性病证的治疗,如急性脑血管病、脑震荡、心绞痛、黄疸、癫痫、尿毒症等。至宝丹在服用时有所讲究,一般需要用凉开水化服。若患者情况特殊,可以选择不同的送服方法。比如,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可用人参汤化服,强化醒神开窍的作用,提高急救功效;痰多的患者可用生姜汁化服,增强化痰功效;脑积水昏迷患者可以在舌上点放至宝丹,通过舌体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组成]生乌犀(水牛角代)、生玳瑁、琥珀、朱砂、雄黄各30g,牛黄、龙脑、麝香各0.3g,安息香(酒浸,重汤煮令化,滤过滓,净)45g,金银箔各五十片。

[主治]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亦治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

[方解]方中麝香芳香开窍醒神;牛黄豁痰开窍,合犀角清心凉血解毒,共为君药。臣以安息香、冰片(龙脑)辟秽化浊,芳香开窍,与麝香同用,为治窍闭神昏之要品晶;玳瑁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可增强牛黄、犀角清热解毒之力。由于痰热瘀结,痰瘀不去则热邪难清,心神不安,故佐以雄黄助牛黄豁痰解毒;琥珀助麝香通络散瘀而通心窍之瘀阻,并合朱砂镇心安神。原方用金银二箔,意在加强琥珀、朱砂重镇安神之力。

本方清热之力相对不足,可用《温病条辨》清宫汤送服本方,以加强清心解毒之功;若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热邪与痰浊并重,症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舌绛上有黄浊苔垢者,可用《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石菖蒲、炒栀子、鲜竹叶、牡丹皮、郁金、连翘、灯心、木通、淡竹茹、紫金片)煎汤送服本方,以清热利湿、化痰开窍;如营分受热,瘀阻血络,瘀热交阻心包,症见身热夜甚、谵语昏狂、舌绛无苔或紫暗而润、脉沉涩者,则当通瘀泄热与开窍透络并进,可用《重订通俗伤寒论》犀地清络饮(水牛角汁、丹皮、连翘、淡竹沥、鲜生地、生赤芍、桃仁、生姜汁、鲜石菖蒲汁、鲜茅根、灯心)煎汤送服本方;如本方证有内闭外脱之势,急宜人参煎汤送服本方。

四、紫雪丹

[来源]本方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又称紫雪,紫雪散,源于《千金翼方》的‘紫雪’,为凉开法的常用方之一。一个多世纪前,创业不久即因药品所用药材道地、质量上乘而在杭城内外声誉鹊起的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在按古方试制用于镇惊开窍的名贵急救药“局方紫雪丹”时,与其他老药号所出售的紫雪丹一样,颜色不够紫,药效不理想。胡雪岩召集诸多名医、药师共同探讨改进方法,众名医也面面相觑,无一良策。一位已做了60余年药的叶姓老药工说,他曾听祖父说过一个绝秘的法子:紫雪丹中有几味药药性太活,遇到铜和铁就会变质变色,要想制出真正紫色的紫雪丹,非用金铲银锅不可,金铲银锅?那得花多少钱啊!众人的目光都盯住了老板胡雪岩。胡雪岩毅然拍板:“为了药效,不惜工本,立即打制。制成的紫雪丹仍按原价卖!”金铲银锅打造好了,紫雪丹的功效明显提高。

[组成]本方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朱砂等十六味药物配制而成。目前各地配制不同,药味和药量各有出入。

[功效]清热解毒,镇痉熄风,开窍定惊,。

[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抽风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及小儿热盛惊厥。

[方解]本证为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热邪炽盛,内陷心包,伤及津液,引动肝风所致,其中热邪炽盛为首要病因。方中石膏、滑石、寒水石清热泻火;羚羊角凉肝熄风;犀角清心凉血解毒;升麻、玄参、炙甘草清热解毒;朴硝、硝石清热散结;麝香开窍醒神;木香、丁香、沉香宣通气机,以助开窍;朱砂、磁石、金箔重镇安神。

[备注]本品以其色和用命名,言此药如法制成之后,其色呈紫,状似霜雪;又言其性大寒,清热解毒之方,犹如霜雪之性,故而称之曰“紫雪丹”。

象天法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疾病
兰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xiaoh.com/shxgjls/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