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的药理应对病症
关于涌泉穴的知识以及相关的艾灸功效,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了。接下来再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涌泉穴的应对病症,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得到,我们一起来学习: 1、慢性咽炎 取吴茱萸30克、生附子6克、麝香0.3克,共研细末,加少许面粉与醋调和,做成面饼,将药饼蒸微热敷双侧涌泉穴,敷后安睡3小时。若半夜脚心发热,则火气下行。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急性扁桃腺炎 取黄连3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贴敷时取上药适量,加火醋调成糊膏状,晚上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每晚贴敷一次,3次为一疗程。3.牙龈炎:生附子30克,研为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加水调成糊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本方对肾阴亏损型牙龈炎疗效较好。 3、小儿腹泻 取苦参、苍术各30克,共研为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本方用于湿热型小儿腹泻疗效较好。 4、高血压病 取吴茱萸克,龙胆草60克,土硫磺20克,朱砂15克,明矾3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两日一换,1月为一疗程。 5.、风热感冒 取白芥子9克、鸡蛋清1个,将白芥子研成细粉,然后用蛋清调匀,分成两份,敷于双侧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本方有较好的退热效果,适用于高热者。 6、病毒性结膜炎 取黄连30克,研成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7、口疮 取吴茱萸30克,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上药适量,用醋调成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再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8、经行吐衄 取黄柏、丹皮、山栀、广郁金各15克,大蒜适量,共捣烂做成饼状,敷贴于双侧涌泉穴,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9、小儿流口水 制南星30克,生蒲黄12克,老醋适量。用法:前2味药研细末,以老醋调成糊饼,包敷足心涌泉穴,男左女右,12小时易之。小儿流口水,中医称为小儿滞颐,多因脾胃湿热,廉泉不约或脾胃虚寒,不能收摄津液所致。本方可平调脾胃寒热,包敷涌泉穴,乃上病下取之意。 10、治疗阳痿 取巴戟天、补骨脂、仙茅各10克。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入适量食醋调成稀糊状,分成2份。用法:将调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连续用药5~7天。功效: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阳痿。 11、治疗遗精 取龙骨、牡蛎、芡实、沙苑蒺藜各30克,五味子、龟板各20克,菟丝子15克。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调匀,装瓶备用。用法:每次取药末适量,加入食醋调成稀糊状,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功效:补肾固精,适用于遗精、早泄、腰酸耳鸣、倦怠乏力等。 12、治疗强中(阴茎异常勃起) 取水蛭9条,麝香0.3克,苏合香`克,蜂蜜适量。制法:先将水蛭烘干,研为细末,再加入麝香、苏合香共研细末,调匀,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稀糊状。用法:当阴茎勃起时,取调配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一般用药3~5次后,即可使病情得到缓解。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阳强不倒。 13、治疗前列腺肥大 取水仙头1个,大麻子30粒。制法:将大麻子去壳,与水仙头一起捣烂成泥糊样。用法:取调配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连续用药7~10天。功效:通络利湿,适用于老年性前列腺肥大。 14、治疗副睾肿大 取吴茱萸、蜂蜜、黄酒各适量。制法:将吴茱萸放入锅内以文火翻炒,炒至药物呈灰白色或白色时将锅移开,冷后研末。每次取吴茱萸末30克,加入适量的黄酒、蜂蜜调成稀糊状。 用法:将调配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和腹部的中极穴(脐下4寸)上,药膏厚度约5毫米,外以软塑料膜覆盖,胶布固定。这样可以保持湿润,增强药效。隔天换药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停药3~5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用药3~5周疼痛消失。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以上就是涌泉穴的应对病症,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带来帮助。 爱健康,不等待,与“艾”同行! 弘艾坊文编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xiaoh.com/shxgjls/2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背了安神剂,开窍剂,固涩剂,如何避免被
- 下一篇文章: 用药常用的300种非处方中成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