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用香的文化,你知道多少
天下寻宝之香道人类生活在无限的气味之中,经过感性和理性的选择,知道如何应用生活周遭的香料,渐渐地演变成情操教育的一环──香道。这是人类由嗅觉官能的享受到精神层面修身养性的诉求,所产生的一门生活美学。沉香在这个美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用香、品香的历史悠久,可以说香肇始于远古,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 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上层社会、文人骚客、高僧大德也始终以香为伴,对香推崇备至。它不仅限于祭祀用香,更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香,古人的衣帽要熏香,琴棋书画时也燃香,还有香疗、香食、香药、香茶等。在中医方面,对沉香药用价值也非常肯定。 隋唐时期是香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香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成熟、完备的香文化体系。 宋代时,中医发展的一个最大贡献是“芳香理气”,以香治病,以香入药,可以说是中药外用的典型。到盛唐时,随着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熏香已经十分流行及普遍了。进入宋代由于士大夫对物质生活的高标准严要求,又从精神层面着力倡导和提升,熏香成了一门艺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闻香,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我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使用香品净化环境、防治各种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本草纲目》、《普济方》、《肘后方》等许多中医典籍中,都有用香料组方,防病治病的内容。许多简便易行的焚香防疫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如民间常用焚烧艾草、白芷、藿香、薄荷来杀菌防疫,效果良好。 家居用香的主要原料为苍术、艾叶、檀香、白芷、甘草、乌头、苏合香等。其药性通过焚香而作用于人体之口鼻。口鼻为阳明经之窍,阳明虚则病从口入,长期使用该香品可强壮阳明经而致防病效果,可芳香辟秽,开窍醒神,化湿清热,起沉痛,祛痼疾,防瘟疫、防感冒。用时应闭户熏之,令香气随鼻息缓缓出入,洁净身心,妙用无穷。长期使用,一般住宅每日使用一到两支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报名3月12日家居盛典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zpjs/1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开晚安各专业别样情书拿走不谢
- 下一篇文章: 读书医话梦溪笔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