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一纸经方传承千年。中医药凝聚着我国人民的博大智慧,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守正传承是中医发展的根基

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实践过程中不断沉淀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坚持中医思维和文化内涵,恪守正道,中医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

守:哲学思想

中医不仅是医学,还蕴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医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中都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这些健康养生观、疾病防治观,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智慧。中医学之所以能世代传承、发扬光大,正是因为守住了最核心的哲学根基。

2

守:中医理论

中医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内容。除《黄帝内经》中的整体观、系统论、治未病思想外,历代医家不断创新。例如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刘完素的火热论、李东垣的脾胃论、王清任的瘀血论、张锡纯的中西医汇通论等。这些不同的学术流派或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中医发展的命脉。只有将兼容并蓄的中医学术思想薪火相传,才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路与方法,更好地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3

守:临床经验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良好疗效的重要支撑点。名医之所以成名,得到社会认可,其独到之处就是善于把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从细微之处抓住事物的本质,严谨的辨证思维,准确的遣方用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挖掘、总结、传承这些实用经验和和临证技能,从中吸取营养,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中医、提高中医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和理论创新的迫切需要。

二、创新是中医发展的活力之源

如果说守正是固本,创新则决定着未来。让中医老树发新芽,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中医创新不是简单的中医加西医,或者中医与某个现代科技项目的生硬结合,而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民众需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1

创:唤醒沉睡的中药经典名方

救心丸、龙角散、命之母等日本汉方药,常被赴日的中国游客列入购物清单。但其实汉方药大多源自我国古代的经典名方。经典名方应用历史久远,疗效确切,常被广泛运用于常见病、慢性病、急危重症等治疗中。将其发扬光大,重新开发利用,是新时期中医传承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名方验方的开发既要“尊古”,确保其临床疗效,又要“崇今”,适应目前民众用药需求及现代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以麝香保心丸为例,麝香保心丸源自于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名方——苏合香丸。20世纪70年代,医院戴瑞鸿教授等专家和上海中药一厂(现上海和黄药业)对苏合香丸的组成和制剂不断改进,去除了有害的青木香、朱砂,加入了具有强心作用的人参、牛黄、肉桂、蟾酥4味中药,使疗效更为确切。又在原水丸、蜜丸、滴丸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独特的微粒丸制剂,体积明显缩小,吞服也无喉头梗噎之虞,吸收更快。该药于年通过专家鉴定,定名为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现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常用药物,其现代研究先后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中医守正创新的典范。

2

创:“互联网+”守护百姓全生命

周期健康

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医药将在医疗、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大数据应用等方面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年颁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应用,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的慢病筛查、健康监测和疾病预警。年颁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截至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开发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大数据让中医药服务变成数字化医学,多学科、跨行业合作正在为加快中医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并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创新性地构建起覆盖“生长壮老已”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无疑将成为中医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守正传承是中医的命脉所在,创新发展是中医的永恒旋律。我们相信,中医学只要守住最精髓的思想与理论,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开拓、大胆创新,定能让中医代代相传,并焕发无限生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健康动力!

文章转自: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心希望学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zpjs/1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