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中的香文化
白癜风形象大使 http://m.39.net/news/a_6185495.html 宋朝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辉煌时期,不仅仅是诗词文化得到发展,香文化也得到了发展,还有一样不可小觑的就是制墨工艺的发展,文房四宝里隐藏的香,您知道吗? 古代的名墨常常加有香药,其中最常用的是麝香、龙脑。《墨方》曰“合墨法,以真珠一两,麝香半两,皆捣细,后都合下铁臼中,捣三万杵,杵多愈益,不得过二月、九月。”墨仙潘谷曾制“松丸”“狻猊”等磨,“遇湿不败”,“香彻肌骨,研磨至尽而香不衰”,有“墨中神品”之誉,以文房用品精致闻名的金章宗还喜欢以苏合香油点烟制墨。 清代老香墨 唐玄宗时以芙蓉花汁调香粉作御墨,曰龙香剂。较为贵重的墨非加香不可,如用麝香、龙脑、甘松、藿香、白檀香、丁香、零陵香、陈皮、卷柏、郁金、苏木、牧皮、黄蘖等香料和中药的复合物。高级的书画墨,清雅芬芳,具有“坚如玉,纹如犀,紫玉光泽,真有写千幅纸不耗三分墨苑等优良特点,书画质量经久不变,着水不化,防腐不蛀等的特殊作用”,真个“蜀纸麝煤添笔媚”道出了唐代研精麝墨远思龙章的史实。 清代麒麟墨 净几明窗,研墨焚香。墨里寻香,不仅发挥了香药在墨中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文人书斋在磨墨中的意境和审美的情趣,文房四宝里隐藏的香,您知道吗?。 古代的读书人都非常爱惜书籍,而书籍保存中的两大难题,一是防潮湿,一是防虫蛀。而蠹虫就是毁书的强大杀手。蠹虫不仅咬书,还兼咬一切可咬之物。有个成语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语出《吕氏春秋·尽数》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户枢:门轴;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蠹虫也有“天敌”那就是一种名为芸香的草本植物。芸香特有的香味有杀虫效果,不仅可用来驱蝇,还可以用以辟蠹。古人早就掌握了芸香的功效,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几片芸香草。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图书号称“无蛀书”,据说就是因每本书都夹有芸香草之故。 芸草不仅辟蠹,而且还能夹在书中作书签用。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书中清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后,香气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芸香辟蠹,是一种颇含诗意之举,因此,它总是呈现于诗人笔下。唐代诗人常兖在《晚秋集贤院即事》中说:“墨润水文茧,香销蠹字鱼。”唐代诗人姚合在《偶题》也说:“迟日逍遥芸草长,圣朝清净谏臣闲。”杨巨源在《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则称:“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宋代诗人梅尧臣《和刁太傅新墅十题·西斋》一诗中也有“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之赞。 因芸香与书结缘,与芸草有关的其他东西,也就成了与书卷相关的称呼,如古代的校书郎,就有个很好听的名称:“芸香吏”,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做过这个官。 一馆,一心,一炉香欢迎到保定菩提香道馆体验香文化保定菩提香道馆,隶属于河北古城香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传统文化—香道、茶道的传播和体验会所。欢迎广大香文化爱好者、书画爱好者、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以及广大的社会精英朋友们来体验香道、放松身心。我们将带您远离喧嚣,享受岁月静好…… 用古城 杀菌好香 环保好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xzjb/9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何为香道,你了解多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