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真题(回忆版)

题型:

单选*1分

多选20*2分

填空40*1分

名词解释40分(共13题)

问答题60分(共7题)

中医基础理论

1.五脏一体观(填空)

2.形神一体观(填空)

3.证的概念(名解)

4.阴阳双方对立制约

阴阳互损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5.五行所对应五官(目、口)

6.五行相生关系的传变

7.五行相生基本原则(补母、泻子)

8.五行治疗原则:

相乘相侮

益火补土

泻南补北

培土制水

9.五脏特点:

心主藏神

肝又称为(多选)

肝主藏血

肾所对应的体华

精汁藏于胆

肺的功能

10.六腑的特点

11.脑为髓海,元神之腑

12.肝肺调畅人体气机

13.肝肾之间的关系(问答题)

14.气和血之间的关系

15.气的运动

16.津液分布

17.精血同源

18.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19.手阳明大肠经联系的脏腑器官

20.暑、痰饮的致病特点及两者的异同点(问答题)

21.火热相关问题

22.风邪的特点

23.虚实之间的关系

24.阳盛格阴

25.气逆概念

26.内生五邪

27.正治反治法(名词解释)

28.因人制宜包含什么(填空)

29.血瘀成因(问答题)

中医诊断学

1.失神表现(选择题)

2.病人五色:有华主生,无华病危形容词

3.五色:黑的临床意义

白色主病

4.小儿囟门凹陷

5.鼻流清涕

6.瞳孔散大

7.痰迷心窍

8.疽

9.舌红绛、苔少而干多见于

10.坐姿临床表现(但坐不卧,卧则气逆)

11.呕吐物清晰无臭意义

12.胖舌、腻腐苔临床意义

13.大便溏稀而腥的临床意义

14.胀痛、走窜痛、掣痛的临床意义

15.迟脉分类

16.脉象特征以及主病(问答题)

17.脉症的偃刀脉

18.按虚里的临床意义(动而应衣太过:宗气外泄)

19.按诊:按腧穴的意义(按中极穴:膀胱病)

20.少阴病相关内容

21.肾气不固

22.肝风内动

23.阳虚证

24.表邪入里、里邪出表

25.肝阳上亢

26.寒痰

27.两目直视

28.固定前视

29.水湿痰饮

30.小便不利,点滴而出,小便不利,点滴不出(癃闭)

31.透关射甲

32.短气

中药学

1.先秦至汉(考这个年代)

2.五味:苦的应用(选择题:喘咳、呕恶)

3.升降浮沉的概念

4.十九畏歌相关内容

5.考到的中药:羌活、桑叶、夏枯草、黄连、金银花、玄参、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芒硝、佩兰、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虎杖、附子、吴茱萸、木香、山楂、槟榔、小蓟、姜黄、红花、牛膝、马钱子、半夏、天南星、旋覆花、瓜蒌、竹茹、苦杏仁、桑白皮、龙骨、柏子仁、羚羊角、全蝎、蜈蚣、人参、补骨脂、诃子、金樱子(功效、主治、特点),其中考点覆盖单选、多选、填空以及问答题中的对比题型

6.陈皮与枳实相同的归经是哪一条(选择)

7.龟甲与鳖甲功效、主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问答题)

8.海螵蛸的用药部位

方剂学

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五十二病方

2.七方的内容:大、小、缓、急、奇、偶、复

3.使药具体的分类及概念

4.考到的方剂:小青龙汤、败毒散、蒿芩清胆汤、逍遥散、竹叶石膏汤、清瘟败毒饮、凉膈散、左金丸、清胃散、芍药汤、千金苇茎汤、桂苓甘露饮、大柴胡汤、泰山磐石散、一贯煎、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苏合香丸、桑螵蛸散、固冲汤、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越鞠丸、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复元活血汤、生化汤、咳血方、大秦艽汤、镇肝熄风汤、杏苏散、三仁汤、茵陈蒿汤、八正散、防己黄芪汤、独活寄生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以上方剂包含所有题型)

5.银翘散:辛凉平剂代表方

6.大黄牡丹汤:主治湿热瘀滞之肠痈初起

7.济川煎:主治肾虚便秘

8.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用烧生姜。

9.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5:1

10.左归丸特点:纯补无泻

11.川芎茶调散:重用薄荷

12.大定风珠:三甲--龟板、鳖甲、牡蛎

13.仙方活命饮用法:用酒煎

14.枳实导滞丸君药

15.凉膈散以泻代清的含义

以上内容由马晓萌同学整理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谭雅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白癜风一般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hxcf/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