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深处的香味——沉香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药物的四气五味,其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其实四气五味还有一个分支,那就是芳香药物学说。每一个人身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体味,不管是自身散发出来的也好,后天养就的也好,总有一些人的味道特别的好闻,能给人一种宁静舒心的感觉。(也难怪《香水》中那个极致迷恋人体香味的主人公会从少女的身体中提炼香水)

中药也是一样,每一味中药都有它们各自的味道,比如说沉香、木香、苏合香、佩香、檀香、丁香的香味,就会给人一种非常醒脑开窍的感觉。我国很早就有用香的记录了,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佩香描述。这些“香”在古代很受文人骚客的偏爱,李白的“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有梅花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蔷薇的“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就连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也渴望碰见一位丁香一样带着哀愁的姑娘。

它们的气味,就好像是灵魂里带着香气。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如果要选一个最为钟意的灵魂,我首推沉香。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沉香作为贡品最早的出现于汉朝皇室的礼单之中。唐宋不仅是盛产诗词,同时也是历史上两个最重视沉香的朝代。这个时期,中国的香文化都是以沉香为主的。唐代较为豪气,对于沉香看中的是一份骄奢,就如狂人李白的“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宋代则少了一些攀比,多了一分享受,就如周邦彦的“燎沉香,消溽暑”。李清照也特别钟意沉香,不仅有“瑞脑烟残,沉香火冷”,更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所以在宋代沉香不仅仅是高贵,更是一种高雅生活的象征。有朋自远方来,不仅要有一壶好茶,更要盏上一炉好香,才应得了这种景,配得上这份情。

个人对沉香的好感源自张爱玲少女时期的成名作《沉香屑》。沉香屑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用的香氛。因为古人早起在沐浴更衣之前需要焚香。讲究的人会把沉香点起来以后把自己衣服放到香炉上面,这袅袅升起的烟,能把衣服熏得特别香。

二十三岁的张爱玲把自己对爱情种种憧憬、质疑和不屑,统统埋在了这部作品中。其中各种情绪揉碎了,掺杂在一起,透出一种复杂的悲凉。时间可以冲刷掉很多情绪,或者在再回首时只会平淡地说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是那份真实与美好的存在永远会放在心里。小说很短,却十分细腻,也很惊叹张爱玲的早熟与通透,把人心撩拨的很深。小说以焚香为引,道出故事,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过沉香半句。有人说这里的沉香屑更像是女子的灵魂在社会的旧炉里凋零前的样子,我觉得它更像一个女人经过伤痛后真实升华自己灵魂的样子。这个沉香屑般的灵魂,不知道掺杂了她的几分沉。

沉香的制作过程充满伤痛,被人为钻孔或被虫蛀成伤口,它会分泌出油脂来保护伤,日积月累就形成木与油脂的结合体,这就是沉香。

野生的沉香在受伤后会经历上百年的修磨才会成就香中之王。名门望族的“出身”,经过现时沉浮的“受伤”,“结香”时的惊喜,耐得住寂寞的“沉淀”,最终才得到遗世独立的弥久留香。还有很多沉香经过地动后埋藏于地底下或者水中,在被人挖出来的一刻真的是香飘万里,是那些急功近利的现代人工沉香永远无法比拟的。既是永远不被人挖出来,也能永葆初心与自我。

在这个重视速度的当下,我们总是很着急,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更多的事情,我们也很匆忙,总是能通过我们聪明的大脑解决一个个难题。可当你因为忙碌而没有方向的时候,静下心来闻一下沉香,闻一下来自灵魂深处的香味,或许能获得更多的智慧。

心有千言万语,下笔犹如墨尽。专业知识的积淀与日积月累的训练永远比转瞬即逝的心血来潮重要得多。多重一些制度,少谈一些心性。先写到这里,日后再充实修改。

一华华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是否能治愈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hxcf/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