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若凝香香若心
馨若凝香香若心 ——专访苏合香苑学员王馨若 1. 冥冥之中结香缘 馨若的恋香情结可以一直追溯到儿时。那时候四、五岁,爷爷总爱带她出去爬山,去山林中听风声闻鸟语。最重要的是,爷爷还会带着她采摘一些可食用的野花野菜,或者偶然找到的药草。 小馨若不明白那都是些什么,爷爷就会讲给她听,虽然不大能记住,但现在回想,也许从那时起,她便默默爱上了这些神奇的花花草草。 随后,在馨若大些的时候,偶得了一把檀香木扇,她被这扇子的香气所吸引,对它爱不释手爸爸见她如此爱香,便给她买回一个有八卦图案的粗陶香炉,时不时地在她的卧房中点几盘檀香味儿的香,伴她读书。而这香味就这样氤氲在小馨若的心中,直到她正式接触香道。 馨若攻读的专业是英文,后又去到国外留学,思维方式不免有了变化。但是,从小在书香门第中的耳濡目染,让馨若对传统文化始终保有钟爱,她内心深处向往着的,依旧是诗情画意的闲趣生活。 所以当现实工作遭遇瓶颈,她便选择了用学习来平复内心的不安——她学习汉舞和古琴,但并不仅仅是因为爱好,而是想为自己换一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后来我偶然结识了苏合香苑的白老师和罗少,她们让我看到了女子可以活到的最美的一种样子,于是学习香道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香对于馨若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她的名字“馨”和“若”,其实都是屈原《离骚》诗里提到的香草,代表着高尚的品德;而香方里也有“素馨”和“杜若”这两种香料。这似乎就是冥冥之中的香缘。 2. 香入生活皆美满 “工作的瓶颈加上身体的不适让我压力倍增。香,恰好在那个特殊的时候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香道)再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仿佛给我阴暗的生活中照进了一缕阳光。”学习香道以后,馨若觉得很神奇的是,除了精神上的放松,香真的可以让她身体的不适得到缓解,例如头疼、恶心。 香道的学习让馨若懂得何时用何香:疲劳的时候,闻一闻薄荷提神;入睡之前,点一些沉香安神;而被蚊虫叮咬,一点紫苏便可减轻瘙痒。“其实大学最初是想选择中医药膳的,因为那时候自己身体不好,又爱吃。”一直以来学习中医药的愿望,馨若也在香道中得到了满足,“香道是一门很复杂、综合的学问,涉及到五行八卦,十二经络,还有芳香药用植物等。它满足了我对玄学的好奇心,又让我想要接触中医的梦想有了可能。” 从成都到苏州,除了学习了香道,馨若还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香道群的人,大多都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通过和他们的交往,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知识,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情趣。” 3. 香道人生路漫漫 香道人与他人看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馨若学香后的感悟。在看到好看的花儿时,大多数人选择用镜头去记录它; 而学香之人会第一时间去轻嗅它的气味,去思考这花朵和香味的功效,去实践花瓣的烹饪或窖藏以留住它的美。“香道,使我看到的世界更加精彩斑斓。”馨若如是说。 香道还帮助馨若更好地表达心意、记录生活。以前收到别人送的花,只能惊艳一时却不能永久留存。而现在,馨若可以把朋友送的玫瑰花,精心制作成玫瑰胭脂水或是玫瑰香牌。 “制作香品能帮助我把这样的情谊和祝福,永久地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方式,留在了我的生命里。” 馨若还会把亲手制作的香品送给朋友们,既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喜爱与重视,也让朋友们以一种更真实更美好的方式接收到她的心意。 对于香道的学习,馨若坦言自己仍会继续精进,在学习的同时也会承担起宣传香文化的责任,给身边的人普及香知香识。有机会,还要给她的外国学生和朋友传播中华香文化。毕竟,“香,就像我的名字一样,早已成为我身体与生命的一部分了。” 以香明德以香载道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前往“苏合香苑”网站 苏合香苑许许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hxcf/2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商务部公告商务部公告2018年第4
- 下一篇文章: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