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仿单”这个名词,很多年轻人都很陌生,可是很多老年人都知道,“仿单”是指我国宋代以来,一些药铺为扩大宣传效果,在药包上常覆盖一个木版印制的药店和药品的介绍的宣传品,是介绍药品性质、功效、用法的一种说明书。随着印刷工艺的进步,仿单又兼具一种信誉保证书或防伪标签的性质,老药铺的“仿单”,包涵了诸多值得研究的信息。

不久前,北京举办一个别具一格的展览----老药铺仿单展。

“仿单”又叫“夹带”或“裹贴”,先是作为药品和商品包装来使用,后来兼具了保存包装、广告宣传等功能。此次展览展出了余幅明代、清代、民国时期中药 仿单,包括明清时期北京御生堂、聚协昌、同仁堂、鹤年堂的仿单,也有杭州胡庆余堂、湖南九芝堂、广州陈李济堂等。

其中,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所珍藏数万件历代老药铺仿单,是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展览采用了原汁原味地展示,展现老仿单的原貌,引起了参观者对老药铺仿单、广告、商标和中药 历史探究的兴趣,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天津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也收藏各类“仿单”27种,其中有:北京同仁堂的香连化滞丸、羚翘解毒丸、五福化毒丸、胎产金丹、熊油虎骨膏;京都达仁堂的甘菊花露、金衣祛暑丸、葵花油;松茂堂的育婴金丹;生生堂的百补增力丸;锦善堂的赛金化毒散;达仁堂的七制香附丸;京都乐仁堂的保赤万应散;广东太和老药铺的追风苏合香丸;济华药号的冰橘酒;福源和的老药酒史国公酒等。

天津有一位老药具收藏家、天津同仁堂制药厂退休干部王庆昆曾在旧货文物市场淘到老药铺的“仿单”,包涵了诸多值得研究的信息。

他收藏的两张天津达仁堂药店乐家老铺的药品仿单,印证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淘到的这两张药品仿单是在他到天津古文化街寻访藏品时无意中发现的,薄薄的两张纸,摊主要价元,当时他觉得不值,没舍得买。回到家中他有些后悔。以后他多次到古文化街寻觅,再没有看到它的身影。半年以后的一天,那位摊主惊现他的眼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想,这次绝不与其失之交臂。他二话没说,拿起摊主的本子浏览,里面又多了几件藏品,摊主爽快的说:“这些你给元都拿走。”上次元只有两张药品仿单,这次附加几件藏品只要元,买的值,立马成交。

回到家中,王庆昆仔细研究和解读这两张仿单。这两张仿单一张为“银翘解毒片”,另一张为“香连片”。在银翘解毒片的仿单上印着“国药改进科学制品”字样。还印有:本方系根据清初吴鞠通氏所拟银翘解毒丸处方经我店改用科学方法提炼制成片剂,其功效与原丸药无异。仿单上还印有主要成分、主治等内容。

它与平常的药品仿单不同之处,在于上面都用红色镂空字印着“抗美援朝、卫国保家”字样,说明早在年中药新剂型已研制成功。

在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召集中医药知名人士,提出将传统的中药剂型进行改革,向“三小、三效、五方便”(即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高效、速效、长效;生产、运输、贮存、携带、服用方便)的方向发展,实现中药现代化。

当时,天津达仁堂经理乐松生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郑启栋进行研究,历时两年终于研制成银翘解毒片、香连片、黄连上清片、女贞片等4种片剂,这标志着中药剂型的重大变革,把传统的中药,经现代化的提取工艺,浓缩制成片剂,便于服用,提高了疗效,一改传统大蜜丸、散剂服药量大、疗效缓慢的弊端,受到市场的欢迎。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这批药生产数量不多,留存于世的仿单更显得弥足珍贵。他进一步解读还发现了达仁堂将 研制的片剂药品无偿捐献给 战士,在抗美援朝时传为美谈。

王庆昆还收藏一种中药小仿单。旧时信誉良好、办事严谨的药铺,抓药时每味中药单包成一小包,包内附着印有药铺字号、这种药材的药名、主治,并有这味药的图像的小仿单,俗称“小票”。汤药抓好后,店员将单包的饮片码成象金字塔一样的药包,捆好交给顾客。顾客回家后,可按处方核对药味,防止差错,对指导病人正确使用中药很有帮助,当时周到的服务可见一斑。

他收藏的小票有天津天和堂的“炙杷叶”,上面画有枇杷叶的图形,印有主治为“清肺降火、宁嗽化痰”等字样。他的藏品还有天津宏仁堂的“当归身”小票,印有“主治:补气养血、扶阴助阳”的字样,图文并茂等,这样的中药小票现已难觅踪影。

这些“仿单”和“小票”,为我们了解旧社会中药行业的习俗、经营和建国初期中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实物史料经营提供了实物史料。这种仿单虽然用量很大,但对纸张的质量要求并不高,多是使用轻薄绵软的粉莲纸或毛头纸印刷,加之保留意义不大,一般患者抓药拆包核对后就随手丢弃,或用来遮盖药罐、药碗后即损,能保存至今者,并不多见。

但令人欣喜的是,我国至今仍留存有宋代药铺仿单。年在苏州瑞光寺塔第二层塔壁中发现了印刷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我国现存最早的药铺仿单实物。现在,网上把老药铺的仿单做为文物拍卖。我在网上就看到拍卖近代“同仁堂乐家老药铺金不换神仙膏”的仿单,标明仅此一件,为民国时期的,大概为-年间的,一张薄薄的近代纸制品仿单就卖元,其收藏价值可见一斑。

自古黄金有价药无价,经营医药的商家比较多,获利较丰,竞争也很激烈,为了扩大宣传,有的商家并不局限将仿单放在包装内外,而是出现了单独印刷广为传阅的、类似今天传单广告性质的仿单。这类仿单多印有堂号、地址及精美的图案装饰,有的还在显著位置特别注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百年老店,货真价实”、“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等宣传信誉的词句,以明示顾客,广而告之。开设在天津天后宫庙内的春永堂老药铺就印有“光明眼药”的仿单,上印:“张克昌 光明眼药,主治男女老幼远年近日气朦火朦、努肉攀睛、迎风流泪、云翳遮睛、风火烂眼、暴发红肿、怕日羞明或疼或痒、多年残病眼及眼疮等七十二症,药到病除,屡试屡验,各省驰名。用法:每日临卧,以骨簪用净水点药少许,点大小眼角,闭目一时,大有神效。”并言明“本堂开设天津东门外天后宫内后院大殿旁斗姥殿内,赐顾诸君,请认明‘乾隆金钱’商标为记。”同时,又在仿单顶部再次标明:“注意屋内挂金钱商标便是真”以防假冒。

这样精心设计的广告词,标明了药品的功能、主治、用法及谨防假冒的提示,不愧为广告中的佳作。这些药品仿单广告,可以提供详细的商品信息,消费者可以从特色、成分、制作方法、购买地址等全面地了解商品,有利于消费者和商家实现有效的沟通,也有利于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选择,其次可以显示出商品与众不同的特色,具有鲜明有效的宣传意义。

END

本文由我刊征稿发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能代表本刊观点。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gjls/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