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星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殷殷钟石羽籥鸣。河龙供鲤醇牺牲。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惩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第二·天门十一》

//

·释·

《景星》,汉元鼎五年,得鼎汾阴作。——《礼乐志》这是一首祭祀诗。景星者,为德星、瑞星,常出有道之国。

景星,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或曰,星大而中空。或曰,有三星,在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黄星在赤方气中,亦名德星。

——《晋书·天文志中·瑞星》

古时将五方对应五行、五色,南方属火,色赤,故有赤方之名,东方属木,色青,称青方。

信星,即土星,古时又称镇星,因时人认为其运转周期为二十八年,有如二十八星宿轮流坐镇,故得名。

诗中从祭神的音乐、舞蹈、供品、美酒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从中可一窥祭祀庆典的隆重与严格。

译文如下:

景星显现在天空,镇星排列分明,天象显示上天对大汉朝日以亲近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景星出现等同于天地重生,须推原于祥瑞的出现以重新定纪元年号。元鼎四年在汾脽出现古鼎是上天下降福佑的开始。祭神的音乐依合于五音六律,声响要明朗,乐声要繁复多变,这样雅正的声音才能远扬。优美的乐舞可以调节四季的风向,使之风调雨顺。舞者要随乐声翩翩起舞,供品要精美。祭神的美酒要用各种香料配制,美酒散发的香气如同兰花盛开那样浓郁。祭神还要陈列一些能醒酒的甘蔗,以防神灵喝醉了酒而神志不清。皇帝内心精微处所通能远达神灵,以保佑他得成久远的美名。皇帝逍遥周游于上天,想寻求与神相合的道理。既然已经获得众多的福佑,归于正道,就能达成自己的心愿。上天降福,后土成就其功绩,使年成好,收获繁盛。

//

·百末旨酒布兰生·

百末,百草华之末也。旨,美也。以百草华末杂酒,故香且美也。事见春秋繁露。——隋唐·颜师古《汉书注》

百末酒,又名兰生酒,源自汉代,以百草花末杂酒酿成,香气浓郁如兰。

//

·泰尊柘浆析朝酲·

古时人们用金风玉露来形容爱情。金与玉,是珍贵,风和露,是短暂。这就是爱情的实质,得之难,失之易,散无痕。但若问世间是否有什么能代替爱情,我想答案是没有。尊,商周时期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其形制为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

▲四羊方尊(商代)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采用了两次分铸技术,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再进行整体浇铸,在外观与技法上都算得上当时的巅峰之作,因此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可见其地位之高。

柘,通“蔗”,柘浆即甘蔗汁。

朝酲(cháochéng),官方解释是隔夜醉酒早晨酒醒后仍困惫如病。我笑了,这不就是宿醉么。

关于甘蔗汁解酒,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没试验过也不知具体效果如何。其原理还是葡萄糖加速代谢从而解酒那一套。按照这个原理,但凡可以大量补充糖分的食物都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至于效果嘛,只能说因人而异了。

那么人为什么会醉酒呢?一般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酒精,即乙醇,进入人体后在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然后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的乙酸。而50%左右的亚洲人先天性缺乏或缺失乙醛脱氢酶,这就导致他们酒精过敏或者易脸红醉酒。这个比例如此之高,是我没有想到的。

//

·小记·

最近看了《天官赐福》的漫画,有些被震撼到了,插画完成度的漫画,着实精致,因此这篇也是努力精致了一些。尝试了下新的笔刷效果,成品自己还是蛮喜欢的。

原本定的这一篇是做苏合香酒,名字是极美的,只是资料实在太少,并无太多可写。直到我看到“百末旨酒布生兰”这一句,光是看着,就觉得酒气如兰,芬芳四溢,于是有了这幅图。

惟愿林中花常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

静静等待喜欢我的人

幽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zpjs/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