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疗和中医的相同之道
相同的哲学观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沉淀了几千年的学问,其指导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紧密结合。 整体疗愈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摩利夫人提出的,她主张根据个人的生理和精神特质来制定精油配方,这里的精神指的是灵魂层面,包含个人的认知、情绪以及所有非身体的面向。 由此看来,芳疗自从诞生之后,一直被东方的自然疗愈观深深影响着,这也是为何中国人对于精油和芳疗接受度颇高的原因,两者之间早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同的养生观在刚开始学习中医时,相信大家都有听过「扁鹊的故事」。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你一定是医术最好的那个吧?」扁鹊摇了摇头说「我是医术最差的,医术最高的是我大哥」魏文王很不解,于是扁鹊补充道「我大哥不治已病治未病,通过调节饮食,起居和作息使病痛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大哥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甚至不被别人认为他会医术。」 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其实道出了中医的重要养生观「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自然疗法将其控制住,这是中医的终极追求。国人自古以来也非常注重养生,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作息,做到天人合一。 芳香疗法的应用也是遵循「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理念,精油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在情绪、情志、日常免疫等领域,都是旨在提升用油者的生活品质。 芳香植物在中医中的运用芳香植物在中医领域的应用历史也非常悠久,油粉们熟悉的乳香、檀香、广藿香、当归、五味子等等都是传统的中药材。明代的《药品化义》中写道「香能通气,能主散,能醒脾阴,能透心气,能和合五脏」。芳香中药的作用主要分为6大类: 1)护正辟秽:古人常用麝香、檀香、迷迭香、苏合香等用作熏香、配香、枕香等 2)解表散邪:辛夷、菊花、薄荷、紫苏等,具疏散表邪,解除表证之功 3)化湿健脾:苍术、厚朴、广藿香等芳香化湿,宜治湿阻中焦症;木香、檀香等悦脾开胃,宜治饮食积滞症 4)开窍醒神:乳香、苏合香、龙脑香、安息香等可以通达宣行,能入心窍,苏醒神志 5)通窍止痛:辛夷、白芷、薄荷等可以上行头目,通窍止痛,宜助鼻塞、头痛、牙痛等 6)行气活血:玫瑰花、当归可以帮助芳香疏泄、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乳香、没药、五味子等均可用于行气活血 贝家中药防流感香囊 我们所分享的信息均摘选自互联网及植物精油相关专业文献,仅作交流学习所用,不代表我们的立场和观点,如用户利用信息对自身及他人从事任何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行为,我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我们不是医生,我们是自然疗法的爱用者和倡导者,有医院确诊治疗,遵从医嘱,植物精油不可代替药物使用。正确地使用植物精油可以提高免疫力,使用植物精油是一种乐趣,长期在生活中坚持使用植物精油会让我们慢慢达到身心灵的平衡。 这里是贝仔贝妹的魔法口袋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ycjy/9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知识每日一药飞扬草
- 下一篇文章: 不生病的智慧曲黎敏精讲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