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百病之源,但别盲目化瘀
XUEYU 血淤 血瘀知识你知道
什么是血瘀 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发病特点 病机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现象
血瘀带来的危害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因此淤血体质很容易产生莫名其妙的疼痛和淤青、甚至发展成肿瘤包块等。 慢性病缠身,久治不愈,使得人体气血能量衰退,凝滞不通。 1、瘀血体质肥胖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痛风、糖尿病等。 2、瘀血体质的人大多形体消瘦,容易患代谢疾病。 3、抑郁症: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气不舒,情绪容易抑郁,行成瘀血体质,更加容易影响肝的疏泄,发展成为抑郁症。 4、偏头疼、肋间神经痛:常见于月经前乳腺疼痛,常在夜晚、气温下降、情绪不和时发作或加重。 血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血液运行不畅,势必会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身体的健康程度,取决于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血液又遍布全身,若某个部位长期异常得不到改善,就很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
如何治疗 中医上多采用活血中成药来治疗血瘀病症,根据血瘀致病机理不同以及药物的功效和适用范围不同将本类中成药分为:活血化瘀类、活血行气类、益气活血类、益气补阴活血类、化瘀息风类等五大类————下面让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每类中的代表药物及其主治病症吧! 活血化瘀类 01 复方丹参片 丹参、三七、冰片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 口服,薄膜衣小片1次3片,薄膜衣大片1次1片,1日3次。 孕妇慎用。寒凝血瘀胸痹心痛者不宜;治疗期间若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硝酸甘油缓解;剧烈心绞痛,医院抢救。 02 丹七片 丹参、三七 活血祛瘀、通脉止痛 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头痛、痛经 口服。1次3~5片,1日3次 孕妇、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益气行气类 01 血府逐瘀口服液 柴胡、麸枳壳、赤芍、甘草、地黄、红花、川芎、桔梗、当归、桃仁、牛膝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悸、头痛 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紫暗或有瘀斑 空腹服。1次20ml,1日3次。 孕妇禁用。气虚血瘀者慎用。 02 元胡止痛片 醋延胡索、白芷 理气、活血、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胃痛、胁痛、头痛、痛经 口服。1次4~6片,1日3次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以及胃阴不足胃痛者慎用。 03 九气拈痛丸 醋香附、木香、高良姜、陈皮、郁金、醋莪术、醋延胡索、槟榔、甘草、醋五灵脂 理气、活血、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痛经 口服。1次6~9g,1日3次.或准医嘱。 孕妇慎用。胃热引起的胃痛慎用。 益气活血类 01 麝香保心丸 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肉桂、苏合香、蟾酥、人工牛黄、冰片 芳香温通、益气强心 胸痹(气滞血瘀,脉络闭阻) 用于寒凝冷滞,血脉不通而导致心绞痛及心肌梗塞。 口服。1次1~2丸,1日3次;或症状发作时服用。 孕妇慎用。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 02消栓口服液 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 补气活血通络 中风(气虚血滞、脉络阻滞型)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伴气短、乏力等 口服。1次10ml,1日3次。 孕妇慎用。中分急性期痰热证、风火上扰证者不宜使用。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病情急重者宜结合相应抢救治疗措施 益气补阴活血类 01 稳心颗粒 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心悸(气阴两虚、心脉瘀阻) 心悸、短气,胸闷时作,神疲乏力、心烦少寐等 开水冲服。1次1袋,1日3次,或准医嘱。 孕妇禁用。缓慢性心率失常禁用。服药期间禁浓茶。用药是应将药液充分搅匀,勿将杯底的药粉丢弃。 02参松养心胶囊 人参、麦冬、山茱萸、桑寄生、土鳖虫、赤芍、黄连、南五味子、龙骨、酸枣仁、丹参、甘松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心悸、胸痹(气阴两虚、心络瘀阻) 口服。1次2~4粒,1日3次。 孕妇禁用。应注意配合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忌烟酒、浓茶 化瘀息风类 01 人参再造丸 人参、酒蕲蛇、广藿香、檀香、母丁香、玄参、细辛、醋香附、地龙、熟地黄、三七、入刑、青皮、豆蔻、防风、制何首乌、川芎、片姜黄等 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中风、痹病(气虚血瘀、风痰阻络) 口服。1次1丸,1日2次。 孕妇忌服。本品含朱砂有毒,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中风及风湿热痹者慎用。 以上的活血中成药你都了解了吗? 最后,给小编一个鼓励吧 文末点一下“赞”和“在看”哦 图片及文字来源:网络 编辑:陈丽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ycjy/7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招募天降血栓通丸对高凝状态患者围手术
- 下一篇文章: ldquo我永远臣服于温柔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