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囊,结旧香,系心肠
蹙金妃子小花囊, 销耗胸前结旧香。 谁为君王重解得, 一生遗恨系心肠。 ——唐.张祜《太真香囊子》 此诗是喟叹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生死别离后,见到所留遗物“香囊”而作。 经典里的焚香熏香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金芷君、丁洁韵 古人焚香熏香,一是为了祈祝神明,二是祛除卑湿、逐虫驱秽、净化环境空气。而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香熏药材中所含有的芳香性挥发物质往往具有抗菌消炎杀虫、抑制灭活病毒、兴奋中枢神经、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呼吸频率等多种作用。可见古人发明香熏仪规是有其科学卫生依据的。 汉代是香熏活动的重要时期,具有熏香衣被、清洁环境、防疫除病等诸多作用。广州汉时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铜熏炉炉,腹内还有炭粒状香料残存。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汉代四联体铜熏炉 魏晋南北朝时,香药在医疗上的用法也日趋丰富,包括了内服、佩带、焚烧等各种方法。香学专著也开始出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载有六味熏衣香方(方用沉香、麝香、苏合香、白胶香、丁香、藿香)、太一流金方、虎头杀鬼丸等香熏方。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收录了苏合香、龙脑香、熏陆香等外来香药。 西晋青瓷香熏(苏州博物馆藏) 唐代的《千金方》、《外台秘要》,收录了数十首香方,如熏衣香方、湿香方、百和香、裛衣香方、香熏辟温方等。古代的香囊是以贵金属等材料制作的香熏器皿(或称“香球”),用于悬挂帐中、胸前等处。 唐花鸟纹银香囊(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宋代,香药进口大增,医家对香药的应用更为熟练,大量香熏方剂出现在方书中,《太平圣惠方》(如安息香丸)、《苏沈良方》(如治诸风上攻头痛方)等都有收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更是专辟“诸香”一节,载芬积香、衙香、降真香、清远香等;香熏的应用范围也涉及熏衣、防疫、祛秽、醒神、治疾等多个方面。 明清时期,临床各科香熏外治法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本草纲目》第3卷“百病主治药”在诸风、瘟疫、咳嗽、瘵疰、惊痫、诸虫伤等病症中都有以熏香为代表的外治方法。清代有逼虫香、平安丹等多种香熏防疫方,并有苍降返魂香、避瘟丹等记载,可见明清时期,香熏已经完全进入了防病治病的各个领域。 明獬豸铜香熏(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用天然花果香气替代传统焚香的风尚逐渐流行。 端午辟瘟防疫、驱蚊灭虱, 另有熏香衣被、提神醒脑方, 且待后文 分享更多体验参与更多活动 请注明申请入群 加友真验方加入微友群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ycjy/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李可老中医名方30首,绝对干货
- 下一篇文章: 我是25元券攻略错过你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