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71
原文: 茅香 茅香花苗叶可煮作浴汤,辟邪气,令人身香。生剑南道诸州,其茎叶黑褐色,花白,即非白茅香也,根如茅,但明洁而长,用同藁本,尤佳。仍入印香中合香附子用。(《本草》) 茅香凡有二,此是一种茅香也,其白茅香别是南番一种香草。(同上) 香茅南掷 谌姆取香茅一根,南望掷之,谓许真君日:子归茅落处,立吾祠。(《仙佛奇踪》) 白茅香 白茅香生广南山谷及安南,如茅根,亦今排草之类,非近代之白茅,及北土茅香花也。道家用作浴汤,合诸名香,甚奇妙,尤胜舶上来者。(《本草》)排草香 排草香出交址,今岭南亦或莳之,草根也白色,状如细柳根,人多伪杂之。《桂海志》云:排草香,状如白茅香,芬烈如麝,人亦用之合香,诸香无及之者。(《本草》) 译文: 茅香 茅香的花、苗和叶子均可用于制作香汤用于沐浴,可以辟邪气,令人身份发香。这种香生长在今天的四川各地区(剑南道),其茎干和叶子为黑褐色,开白色的花,不是白香茅香。这种香的根像茅草,只是比茅草的根更明洁而细长,和蒿本类香药共同使用,尤其的好。和作为印香中香料使用,主要用于调和香附子。(《本草》) 茅香有两种,上述所说的是一种香茅,而白茅香则是南番之地的另一种香草。(同上) 香茅南掷 三国时期吴国人谌姆,取来香茅一根,向南投掷出去,对道士许真君说:“你到这根香茅落地的地方,为我建祠。”(《仙佛奇踪》) 白茅香 白茅香生长在广南山的山谷中及安南地区(古代越南),形状像茅根,也是属于今天的排草之类,并非现在人说的白茅及北方的茅香花。道家用于制作香汤沐浴,用于调和众香,堪称奇妙,尤其胜过那些南洋船运过来的香。(《本草》) 排草香 排草香主要产自交址(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今天的岭南人也有种植这种香。排草的根也是白色的,形状像细柳的根,人们常常将细柳根混杂在排草香中。《桂海志》里说:排草香形状像白茅香,其香味芬烈像麝香一样穿透力强,人们也用来和香,其他众香都没法跟它比。(《本草》) [前文回顾] 香文化()周嘉胄《香乘》自序 香文化()《香乘》李维桢序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沉水香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沉水香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沉水香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沉水香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沉水香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7沉水香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8沉水香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9沉水香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0沉水香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1沉水香10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2沉水香1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3沉水香1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4沉水香1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5沉水香1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6沉水香1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7沉水香1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8沉水香1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19沉水香1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0沉水香1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1檀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2檀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3檀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4檀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5乳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6乳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7乳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8乳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29丁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0丁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1丁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2丁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3安息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4安息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5安息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6诸香六种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7郁金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8龙脑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39龙脑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0龙脑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1龙脑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2龙脑香考证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3龙脑香考证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4龙脑香考证7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5龙脑香考证8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6龙脑香考证9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7麝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8麝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49麝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0麝香考证4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1麝香考证5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2麝香考证6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3降真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4蜜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5蜜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6木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7苏合香考证1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8苏合香考证2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59苏合香考证3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0金颜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1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2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3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4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5十二香品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6白芷蜘蛛香甘松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7藿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8芸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69懷香考证 香文化()精读《香乘》要义70香茸考证 注: 《香乘》一书是明末淮海(今江苏扬州)著名学者、香学家周嘉胄穷二十年之力搜集整理的香学著作,也是中国香文化集大成的经典之作。周嘉胄此书囊括了各种香材的辨析、产地、特性等香学知识;搜集整理了大量与香文化有关的典故趣事,可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是了解中国香文化的首选之作。关于《香乘》的读音,乘应读作sheng(音胜)。乘有两种读音,一曰cheng(成),一曰sheng(胜)。《香乘》之乘应读胜,是香的历史的意思。 中国香道平台将为大家连载《香乘》中的重要内容,以作香友间交流使用,望大家斧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马拉雅免费语音版--- 研读《香乘》太月香学罗子杰 -------------------------------- 一个传播中国香文化的平台 公众账号:xiangdao(中国香道) 抖音账号: 太月香学网络课程:上诗网课 主编抖音:L 线下培训:中国香文化研习班 培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ycjy/5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省最新版预防新冠肺炎中药药方来了赶紧
- 下一篇文章: 芒种风吹麦浪绿渐黄,蝉鸣一声夏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