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包头转发这尊四大神兽护体的上古神
这里是公元年的内蒙古包头博物馆 我是号讲解员丹书 我将与大家一同开启包头宝藏档案第三期 品味汉代熏香文化,赏艺术品类的蓬莱仙山 四神博山炉 出土地:包头市九原区召湾86号汉墓 馆藏地:内蒙古包头博物馆 文物概况:汉陶,高18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9厘米。由炉盖、炉身、底座三部分组成。炉身似豆形,炉盖似博山,炉身和底座连铸成一体。 在炉盖上镂空浮雕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底座盘中有一龟负起博山炉体,在挺拔俊俏的山峦间,青龙张着大口,身躯健硕,气宇轩昂;白虎瞪目张口,威武雄健;朱雀口衔宝珠,昂首翘尾,威严鸷猛;玄武为龟蛇合体,蛇弯曲盘绕着龟身,龟仰首爬向山顶。 这种布局错落有致,紧凑而不呆滞,沉稳中又显活跃。 青铜博山炉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 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实际上确有此地,其地在蓬莱以西的山东鲁中,淄博市博山区境内,博山区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即在该区东南。自古博山一带(古称颜神镇)是我国古代陶瓷、窑业的重要产地。博山炉之名即寓炉盖似群山之外观,又合产地之名。 博山炉下有底座。有的遍体饰云气花纹,有的鎏金或金银错。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初为铜质素面,后随工艺技术的发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错金、银。 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西汉刘海墓青铜博山炉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六朝《咏博山炉》诗曰:“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迷人意境。 古人的匠心,让器物在今天依然能让见者心动不已!这样美妙的器物,值得后世以虔诚之心赏之、爱之。 我是丹书 我在评论区等你呦! 重磅消息!包头之声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治疗头部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ycjy/1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手工制香,你不得不知道的几本香谱
- 下一篇文章: 忽悠中国人的18种病,其实根本不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