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莫愁,忘记烦恼与忧愁,莫愁湖,六朝
来南京,没有理由不去看看莫愁湖。读懂了莫愁湖,就读懂了南京,读懂了这座经历诸多劫难却仍然保持着乐观心态的古城。莫愁、莫愁,放在心里默默念着,全身心都沉浸在了一片舒畅与平和之中。莫愁湖不大,窄窄的一圈堤岸,走不了太多的繁华和喧闹。莫愁湖不深,浅浅的一弯湖水载不起太多的心事与缠绵。莫愁湖就像一块翡翠,不张扬不显眼,静静镶嵌在城市的衣袂上,精致细腻的纹样里沉淀着岁月的痕迹。在那些平淡的多姿的日子里,它或远或近地吸引着人们,只需一见便足以倾心。莫愁湖的美美在它曼妙的名字,更美在与一个善良女子有关的传说。莫愁本是一位聪明美丽的洛阳姑娘,她会采桑、养蚕、纺织、刺绣,辨识草药,父母双亡后,15岁的莫愁被南京石城湖畔的卢员外收养成了卢员外的儿媳。虽然夫妻恩爱,生活富足,但是莫愁还是时常想念家乡,想念已故的父母。不过莫愁从来不露出忧伤的神情。她总是带给人们快乐的笑容,附近的百姓们都说我们有了什么病痛,什么苦恼,只要见了莫愁,就什么忧愁都没有了。一天梁武帝听说卢员外庄园内牡丹花盛开,就前来赏花。姹紫嫣红的花朵,如锦如霞,看的梁武帝如痴如醉,于是问卢员外,此花何人所栽?卢员外不敢撒谎,回答说此乃儿媳莫愁所栽。梁武帝传见莫愁后,不禁怦然心动。便设计卢公子服役戍边,接着传旨召莫愁进宫为妃。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莫愁得知后,微笑着含泪自沉石城湖。梁武帝闻讯,既羞愧又悔恨,写下了一首河中水之歌,纪念莫愁纯洁而短暂的一生。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洛阳牡丹记几度开落,金陵荷塘几度芬芳,萍水相逢的是生生不息的眷恋。人们深深怀念这个善良美丽的姑娘,他们相信莫愁没有死去,而是化作了湖中的一泓清波。从此石城湖就被人们叫做莫愁湖了。莫愁活在了自己的名字里,活在了清澈的涟漪里。纯真的莫愁坦然接纳了命运的不公,包容的生命中的磨难,她并非没有忧愁,她只是乐观的面对苦难,一颗纯洁的心永远那样洁净,纤尘不染。南京人打心眼儿里怜惜这个你远嫁而来的姑娘,怜惜了何止千年。南京,读懂了莫愁的柔弱,更读懂了莫愁的坚强。湖畔坐落着一座小小的庭院,叫做赏荷亭。亭前的荷塘内立着莫愁女的汉白玉雕像。她一袭长裙不施粉黛,颔首微笑轻轻提着裙裾采摘新生的桑叶,清秀的面容,娉婷的身姿,仿佛一株出水芙蓉,让无数游人为之倾倒和赞叹。其实莫愁湖的诞生比莫愁女的传说晚得多。六朝时期,这里还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与秦淮河交汇,直到北宋年间才形成了湖泊。文人们喜欢莫愁家住石城西的传说,便将莫愁的名字送给了这一泓湖水。不愿再纠缠于传说的真实与虚幻,宁愿相信莫愁女是早生四世纪的青莲,在凡间的尘往里寻找失散的倒影。莫愁湖是姗姗来迟的浮萍,在时间的长河里追寻远去的足迹,终于在这里相遇。清风吹散了千年前恩怨,水中应开一抹丹青,幻化出隔世的遐想。苦恼的时候去莫愁湖边上走一走,微风会轻轻地劝慰那你不要忧愁,看看悠扬的柳树和娉婷的荷花,果然忘却忧愁。快乐的时候,不妨也去莫愁湖边上走一走,湖水会轻轻地叮嘱你,不要喜形于色,不要乐而忘形,听听水鸟的鸣叫和树叶的低语,果然明白了悲喜,本是人生的常态,我当泰然处之。莫愁湖无疑是上苍赐予南京的福祉,它用动人的传说和美丽的名字,抚慰着这座古城饱受沧桑的灵魂。面对命运的起落沉浮,南京人是坦然的、乐观的、豁达的他们有着江南人的灵秀与善感,却不伤感与多愁。莫愁、莫愁掬一捧莫愁湖的水,所有的忧伤被忘却,何须再借酒消愁,一泓清澈的流水,让红尘中的南京明白了宠辱不惊的道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ycjy/11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脑卒中可以用安宫牛黄丸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