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洗牙古人照样唇红齿白
现代科技无所不能,我们不仅能洗牙,还能牙齿矫正、牙齿美容,很多牙科诊所也靠此发了大财。 古人虽然技术上落后的多,但对于牙齿的爱惜程度丝毫不比今天差。 漱口 据《礼记》记载,“鸡初鸣,咸盥嗽”,说明两千多年前人们就懂得用漱口的方式保护牙齿。 秦汉时,人们把石头、瓦或动物骨头磨成粉,用来漱口。 后来,人们发现盐也可以用来清洁牙齿。 据现代医学研究,盐水漱口可以起到清洁消除口腔异味、消减牙龈发炎的作用。 药王孙思邈曾说,每天早上用盐加温水漱口,可以使牙齿更牢靠。 方法是好,但是成本太高。 盐在今天随处可得,但在古代可是稀罕物。 古代盐产量较低,管控又极严,穷苦人家的饮食基本都十分清淡,这也是大盐商们个个都富可敌国的原因。 除了盐以外,茶也可以用来漱口。 苏东坡曾说:“用茶来漱口,牙齿越来越坚固。” 茶水可以清除牙缝中的残渣,又能清热解毒、化腐去淤。 另外,明矾水(可治疗口疮)和酒(当然得是酒精度高的白酒)也是漱口的极佳材料。 牙刷 秦汉时期,牙刷的质地以青铜为主,刷子的材料来源于动物的鬃毛。 到了唐朝,有了骨质牙刷。 五代十国时期,已经诞生了象牙制的牙刷。 宋朝的牙刷就更精美了,造型也基本和今天差不多。 南宋时已经有了专业的牙刷店,牙刷质地以骨、角、竹、木等材料为主。 而到了明朝,更是有了珊瑚质地的牙刷。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晚唐时期,人们发明了用杨柳枝清洁牙齿的方法。 头天晚上,将杨柳枝放在水中。 刷牙时,将杨柳枝放在嘴里嚼几下,一个简易牙刷应运而出。 古人认为嚼树枝有很多好处: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能明目、润泽喉咙、唇无皱裂、增益声气、食不爽味。 古语“晨嚼齿木”便是由此而来,价格低廉,简单方便。 牙粉与牙膏 早年没有牙膏,但在唐朝就有了牙粉(今天也有)。 只不过到了宋朝,牙粉才渐渐普遍化、配方化。 比如,著名文学家、词作家苏轼就曾把松脂和茯苓捣碎磨成粉,晒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著名科学家沈括也曾把苦参晒干后捣碎,筛制后便成为了牙粉。 牙粉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在水中搅拌均匀后用来漱口,漱口完毕后再用牙刷刷牙。 另外一种则是将牙粉涂抹在牙刷上,然后刷牙。 第二种方式已经和今天的刷牙方式十分接近了。 除此以外,牙膏也是在宋代出现的。 牙膏的配方多种多样,有直接以盐来当原料,也有用姜汁和小苏打的,还有用柳枝、槐枝、桑枝等树枝,水煮以后熬制成膏的。 另有一则十分奢华的牙膏配方: 沉香、白檀香、苏合香、甲香、龙脑香及麝香,以上香料捣成粉末,再用蜜水调制成糊。 这牙膏用完之后,应该能把别人香一跟头,但是,家里要没钱的话,恐怕用不起。 除了漱口与刷牙之外,隋唐时还流行用布料或手指来刷牙。 当然不是干刷,而是要加上一点牙粉或牙膏。 很多影迷应该都对电影《天下无双》中,王菲刷牙的桥段印象深刻,其实这并不是段子,而是史实。 另外,早在西晋时,就有了关于牙签的记载,只不过那时的牙签还比较贵重,甚至能当做礼品送人。 搁在今天,你要是拿牙签当礼物去给领导送礼的话,估计什么事也办不成。 本文为“文艺白话文”原创,请各位读者或媒体人不要恶意转载,如需转载必须注明转载自“文艺白话文”,否则必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不易,请您尊重,谢谢。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xzjb/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细品沉香与尔同香
- 下一篇文章: 给狼粉30款骚气男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