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程,不同用药,云南白药为您全程保障
根据云南发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成药使用建议》推荐用药 为加强中西医协同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挥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参与防治重大传染病的优势,2月1日,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参照国家和我省诊疗防治方案,结合云南地处高原与春燥气候特点,特制定发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成药使用建议》,供临床工作者和广大民众参考。 《建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胸闷喘促、神昏等表现,该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根据病情、云南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可分不同症状合理选用中成药。在预防方面,普通人群可通过中药茶饮、推拿艾灸保健、芳香辟秽、食疗粥等方法,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胸闷喘促、神昏等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其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重型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根据病情、云南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可参照以下方案合理选用中成药。 (一)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伴恶寒、胃肠不适、腹泻。 基本用药:藿香正气颗粒(或水、口服液、胶囊)或保济丸。 适应症:胸闷,呕吐泄泻,乏力,或伴脘腹胀痛,头痛身重。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法: 藿香正气水,一次1支,一日2次。 保济丸,口服,一次1.85~3.7克,一日3次。若兼泄泻者可配合使用葛根芩连片,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根据主要症状,从以下药物中选1~2种配合使用,具体疗程由主诊医生拟定。 1、发热、乏力伴干咳者推荐的中成药 桑菊银翘散: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 用法:口服,一次1袋(10克),一日2次,儿童酌情减量。 适应症: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其他常用中成药如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袋装10克(相当于饮片14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半~1袋(5~10克),一日3~4次。 2、发热、干咳、乏力伴恶寒者推荐的中成药。 伤风停胶囊:发散风寒,化湿解表。 适应症: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肢体酸重,喉痒咳嗽,咳嗽痰清稀。 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其他常用中成药如下: 3、以其它症状(头痛、结膜炎、乏力)为主症,或无明显症状者,酌情选用桑菊银翘散、桑菊感冒片、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颗粒(或水、口服液、胶囊)等。 (二)临床治疗期 原则上以国家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为依据,结合云南省地域气候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1、初期:疫毒犯肺 临床表现:发热,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咽痛,眼睛红赤,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方药:桑菊饮、银翘散、小柴胡汤、升降散、藿香正气散。 推荐中成药:桑菊银翘散、小柴胡颗粒、消炎退热颗粒、抗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蓝芩口服液等。建议同时服用藿香正气颗粒(或水、口服液、胶囊)。 2、中期: (1)湿热蕴肺 临床表现:发热,热势较高或身热不扬,咽痛,咳嗽,或有黄稠痰,流黄稠涕,肢体酸痛,纳差,腹胀,大便干结,或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推荐方药: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达原饮、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等。 推荐中成药:清肺化痰丸、清肺抑火片、蒲地蓝消炎片、清开灵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建议同时服用保济丸。 (2)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较重,发热或无热,干咳,倦怠乏力,咽痛不重,胸闷,脘腹胀闷,或呕恶,肢体沉重乏力,纳差,大便稀溏。舌淡或淡红,苔厚腻白润,脉浮紧或弦滑。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小青龙汤、荆防败毒散、五积散等。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颗粒(或水、口服液、胶囊)、止咳丸、通宣理肺片、五积丸、午时茶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等。 3、重症期:内闭外脱 (1)寒湿疫毒 临床表现:畏寒怕冷,发热,呼吸困难,动则起喘气促,呼吸窘迫,或需辅助通气,神昏郑声,语声低微,面色青黄,口唇紫暗,舌淡红或淡润,苔白厚腻,脉沉细欲绝。 推荐方药:四逆汤、参附汤、四逆汤合生脉散,合苏合香丸。 推荐中成药: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 (2)湿热火毒 临床表现:高热,呼吸困难,动则起喘气促,呼吸窘迫,或需辅助通气,神昏谵语,躁扰不安,口气臭秽,汗出肢冷,口唇红绛,舌暗红如猪腰,苔厚腻微黄或苔黄腻,脉沉细欲绝。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推荐中成药:参附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 (三)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汗出,纳差,腹胀,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细弱。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六君子汤、生脉散、补中益气汤等。 推荐中成药:参苓健脾胃颗粒、生脉饮口服液、玉屏风颗粒、屏风生脉胶囊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xzjb/6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治疗,中医药官方公布最新处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