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嬿果味人生,百样滋味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5月12日南通讯(记者李志华曹敏通讯员杨勇张振东)从刚刚结果时的酸涩,到成长后的甘甜香醇,一颗水果的成熟历程就是一段光阴的故事。人生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曾嬿来说,成长的记忆缠绕着果香,生活的滋味酸甜交融,亦如果味人生。酸涩:懵懂童年的离别伤感曾嬿与水果,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打从有记忆开始,生活中便充盈着水果的气息。曾嬿父亲是个兼具远见和胆识的人,改革开放初期便率先贩卖起了水果。最初的时候是靠着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把上海的苹果、梨运回到海门来卖。曾嬿2岁的时候,国家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父亲的水果生意变得名正言顺起来,窄窄的扁担也换成了专用的推车。小小的曾嬿便在父母的水果车旁开始了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曾嬿上小学时,父母的生意已经做得颇具规模,在南通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站稳了脚跟。与同龄人相比,曾嬿在物质生活上不曾有过压力。然而每当回想起那段童年记忆,她还是会忍不住红了眼眶,父母忙于生意而缺失了对她的陪伴,是心中永远的伤痛。她在小小年纪便品味着离别的酸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曾嬿被寄养在叔叔家。叔叔一家在东洲市场也经营着一家水果店。每天放学后,曾嬿便和周边店面的孩子一起玩耍,他们把水果的包装纸揉成球,隔着市场的栅栏“打排球”;他们把装水果的纸箱子连在一起,玩小火车的游戏。有时候玩闹的动静太大了,一些过往的陌生人会说他们是没人管的野孩子。“野孩子”三个字深深刺痛了曾嬿,她发誓,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要彻底摆脱“水果贩子”的烙印。是的,她做到了。即便父母不在身边,曾嬿还是凭着超强的自制力,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一路考上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留学。直到很多年后,曾嬿的故事依然还在东洲市场流传,激励着商贩们的孩子。然而,她极力想要摆脱的水果生意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了自己的人生中。曾嬿笑着说,这或许是一种宿命吧。曾嬿总说,自己是被父亲“忽悠”着入行的。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常常说要带她去旅游,结果当曾嬿兴致勃勃期待着一段精彩的旅程时,却发现是被父亲“拐”去当了小助理,蹲在酒店里算了整理了几天账;或是被带到了父亲的水果工厂,帮着处理各种文件,设计宣传文案等等。在美国留学时,她更是成了父亲在美国的总代理。当时父亲正在与美国新奇士合作,进口一种血橙,曾嬿便常常要替父亲去当地的工厂查看情况,或是代替父亲参加全球水果协会举办的一些展会,对于水果销售也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然而,曾嬿依然不愿意接手父亲的生意,留学回国后,她在南通大学当了一名教师。有些时候,命运根本不需要你做出选择,因为过去种种的经历已经为你铺就了脚下的路。刚开始,曾嬿是为了替父亲分忧,帮着处理一些事情;后来为了支持丈夫创业,她又帮着处理一些事情,不知不觉中,参与得越来越多,心中对于水果销售的构思也越来越清晰。终于,曾嬿解开了心结,开始接受自己与水果之间独特的缘分。既然避不开,就去积极面对,这是曾嬿的人生信条,一种全新的水果销售模式由此开启,苏洪鲜食的品牌开始崛起了。清冽:成长路上的逆风展翅曾嬿的父亲被誉为“水果大王”,在业内有着深厚的根基。在很多人看来,有父亲这座大靠山,曾嬿的创业路一定是顺风顺水。但事实恰恰相反,曾嬿一路走来,历经坎坷。她说,自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才不辱没父亲的名声,也才能打造出自己的事业版图。年,父亲交给曾嬿夫妻俩一项任务,打造苏合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这也是全省推进的一项工作。夫妻俩拿到的启动资金只有万元,还有一辆二手的面包车,项目怎么做、做成什么样,谁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经过一番深入地思考,结合在美国留学时的一些所见,夫妻俩决定把这个中心打造成既具有展示展销功能,又有系统的商业运作模式,能够长久地经营生存下去。很快,两人便在海门最繁华的解放路选定了门面房,设计专业出身的丈夫亲自操刀,从展柜设置、物品摆放,到色彩搭配、招牌logo等,都花费了巨大的心力。为了压缩成本,曾嬿亲自跑各种建材市场,为了二十几块钱一张的石膏板和老板讨价还价;在上海的二手物品市场一点一点去寻找可用的空调、办公桌等等。从小生活无忧的曾嬿,何曾吃过这样的苦,最难的时候,她甚至辞掉了大学的工作。在夫妻俩的精心打造下,第一家苏洪鲜食闪亮登场,以其精致的设计、先进的理念得到了受众的欢迎。曾嬿也很欣慰,这一年,她在生活中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业上也孕育了自己的品牌。然而这种美好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一场危机悄然来临。创业时,曾嬿和丈夫采取的是国外比较流行的职业经理人模式,聘请了专业团队负责日常运营。然而,水果行业的入行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掌握了苏洪鲜食的运营模式后,这个团队集体出走自行创业去了,让曾嬿夫妻俩措手不及。曾嬿没有认输,咬着牙一力承担了整个大后方工作,行政、财务、后勤一把抓,让丈夫可以心无旁骛在全国各地跑水果生产基地。当时公司采用的是ERP管理系统,但是没有人会用,连最基本的录单都不会。曾嬿便自己学,自己做,如此一来倒让她发现了原来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存在各种漏洞,例如单据可以重复打印重复报销等等。曾嬿笑着说,祸兮福之所倚啊,上天安排团队出走就是为了促使她去亲自发现管理上的漏洞,以便制定更加规范严谨的管理章程呢。后来,为了不再求人做设计图纸,曾嬿又在网上买了课程,掌握了CAD系统操作,学会了自己画设计图。为了解决水果配货效率低的问题,曾嬿亲自参与设计了一条专门的流水线,因为没有厂家能够生产出这样的流水线,她便托人找来各种零部件,自己找人组装,这是国内第一条水果专业流水线,还申请到了相关专利。似乎每经历一次挫折,曾嬿都会增长一项技能。她笑着说:“因为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会有它的道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我都会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在每一件事情中找到最有价值的部分。”甘甜:勇闯商海以“诚”立信曾嬿的成功在于她的善学敢拼,而精神内核则是一个“诚”字。当年,父亲初入社会时曾受到不良诱惑,试图通过缺斤少两的小伎俩来多赚钱。爷爷知道后,气得折断了父亲的秤杆。这个故事对曾嬿的触动很大,这杆用胶布绑好的秤如今被挂在公司的党群服务中心,时时警醒着众人。曾嬿说,不管今天企业的运行模式怎样变化,诚信为本是始终不变的信条。苏洪有一套严格的品控标准,由专人负责。从各个水果生产基地运来的水果,必须经过糖度、新鲜度等指标检测,合格后方能入库。不同的水果再根据大小、品相、甜度等进行分类,分别进入线上销售渠道、超市渠道或苏洪自营店渠道等。一些品相不佳,或者稍有损伤的水果则被集中起来,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处置。刚开始,一些员工不理解,觉得有些水果只有一个小斑点,并不影响食用,低价处理太可惜了,便悄悄保留下来。曾嬿发现后会对员工进行批评,强调水果是特殊商品,质量把控尤其重要,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倒了自己的招牌。如今,这种理念在苏洪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员工在进行品控管理时严谨认真,就连供应商在送货时也会格外加强中间环节的把控,确保水果质量。曾嬿也经常去苏洪的门店买水果。让门店营业员疑惑的是,老板在自己的店里还会自掏腰包,而且选的都是些已经不太新鲜的水果。曾嬿说,公司是大家的,自己以消费者的身份去买水果,自然应该花钱的,至于选择一些不太新鲜的,是为了减少门店的损耗,同时让其他消费者拥有更好的消费体验。良好的消费体验不仅仅是新鲜的水果,还有便捷的服务。为了打通线上线下销售的壁垒,苏洪做过很多尝试,设计过专门的网站,派送了数百张优惠券;设计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xzjb/10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近期高搜小说盘点,傻婿风光无二,一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