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论治十法精品收藏
中风论治十法 (一)涤痰清热,通腑泻浊,祛瘀开窍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脏腑(多为脑出血),症见猝然昏倒神志不淸、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两拳握固、大便不通、面红溲赤、烦热气粗、痰声如拉锯、发热、血压偏高、舌绛干、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等。 辨证属于痰热内阻,腑实不通,清窍闭塞之阳闭证。 常用方:涤热醒神汤(自拟方)加味。 药物组成:半夏、胆南星、橘红、石菖蒲、郁金、黄芩各15g,生地25g,麦冬20g,玄参20g,生大黄15?20g,芒硝15g,水蛭10g,三七10g。抽搐加全蝎5g、蜈蚣1条。 方中半夏、胆南星、橘红化痰,黄芩清热,菖蒲、郁金开窍,生地、麦冬、玄参滋阴清热,大黄、芒硝通腑泻浊,三七、水蛭活血止血,全蝎、蜈蚣驱风止痉。诸药相伍,共奏化痰清热、通腑泻浊、祛瘀开窍之效。 此外,开窍常配合牛黄安宫丸1丸,4?6小时1次鼻饲或灌肠。或配合针刺人中、十宣(放血),以助醒神开窍。 (二)辛温开窍,豁痰醒神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入脏腑,症见神志不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声辘辘、静而不烦、四肢不温、面白唇紫、舌苔白腻。 辨证属于寒痰郁结,扰于心神,窍络闭阻(阴闭)者。 常用方:导痰汤加味。 药物组成:清半夏20g、陈皮15g、茯苓20g、甘草10g、枳实15g、竹茹15g、石菖蒲15g、南星15g、郁金15g、水蛭I0g、泽泻15g。 方中导痰汤豁痰开窍,痰除窍开则神志自然苏醒;加入水蛭意在活血通窍,瘀去则神方能清;加泽泻利湿以消除脑水肿,此为辨病用药之意。 临证常配合苏合香丸,辛香、透达以助开窍,用量宜大,每次可服2.5g重之药丸3?4丸,4?6小时1次,量少则药力不逮。但中病即止,以神清为限。 (三)益气阴,回阳救脱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脏腑,症见神志昏愦、半身不遂、四肢厥冷、手撒遗尿、大汗淋漓、呼吸微弱、脉细数等。 辨证属气阴欲绝,阳气欲脱者,此属阴阳离绝之证,诚为危候。 常用方:参附汤加减。 药物组成:红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附子10g、生龙骨50g、生牡蛎50g。 方中生脉饮益气救阴,附片回阳救逆、强心固脱,生龙牡敛汗固阴。 (四)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不遂、舌强语涩、头痛、面赤、心烦不寐、手足心热、血压高、舌红绛、苔黄或白干、脉弦滑或弦数等。 辨证属于阴亏阳亢,心肝两经风火相煽者。 常用方:潜阳平肝汤(自拟方)加减。 药物组成:生地25g、玄参25g、酸枣仁25g、生赭石30g、珍珠母30g、川连10g、柏子仁20g、生龙牡各20g、甘菊15g、夏枯草25g、怀牛膝20g。 加减:便秘加大黄15g;热盛加生石膏50?g;痰多加竹沥、胆南星、天竺黄各15g;心烦不寐加阿胶15g、鸡子黄1个(冲)。 (五)化痰袪风,活血通窍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症见舌强语謇、或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眩晕、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等。 辨证属于风痰阻窍,脉络瘀阻者。 常用方:《医学心悟》解语汤加减。 药物组成:白附子15g、石菖蒲15g、胆南星15g、远志15g、天麻15g、羌活10g、全蝎10g、木香7g、丹参20g、当归20g、赤芍15g、地龙15g、甘草10g。 方以解语丹化痰驱风通窍,加当归、赤芍、地龙、丹参等活血通脉,使血活脉通,痰祛窍利,中风自复。 (六)清热养血,疏风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头晕、手足麻木、或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微恶风寒、苔白少津、脉象浮滑或弦滑等。 辨证属血虚内热,风邪外中者。 常用方:大秦艽汤加减。 方药组成:秦艽15g、羌独活各20g、防风10g、川芎15g、白芷15g、玄参15g、生、熟地各20g、生石膏50克、当归20g、赤芍15g、苍术15g、甘草10g。 (七)疏风清热,活血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酸软、头晕、口眼歪斜、舌质紫暗、苔白少津、脉象滑而有力、或兼数等。 辨证属风邪挟热人于经络,脉络瘀阻者。 常用方:疏风活血饮(自拟方)。 药物组成:钩藤15g、菊花15g、独活15g、黄芩15g、生石膏40g、赤芍20g、全蝎7.5g、红花15g、丹参20g、川弯15g。 方中钩藤、菊花、生石膏、黄芩、独活、全蝎疏风清热,赤芍、红花、丹参、川芎活血通络息风,此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二组药相伍,内活外疏,对风热交织、瘀血内阻之中风甚效。 (八)调气解郁,活血祛风法 本方法适用于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胸胁满闷、善太息、心烦易怒、恶寒、兼有痰喘气逆、舌苔薄白、脉象浮滑或弦滑等。 辨证属于气机壅滞,外中风邪,经脉瘀阻者。 常用方:乌药顺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乌药15g、川芎10g、白芷15g、僵蚕15g、薄荷10g、钩藤20g、菊花15g、麻黄7.5g、橘红15g、枳壳15g、格梗15g、黄芩15g、甘草10g。 方中乌药为主,疏风顺气,配橘红、桔梗调气和中,以川芎、白芷、麻黄、薄荷、菊花、僵蚕活血袪风,黄芩清郁热,甘草和诸药,全方合奏调气解郁、活血祛风之效。 股骨头人工置换关节的使用年限应该在20年以上,但在实际应用中,鉴于医疗水平的限制,在临床中应用手术进行置换的患者一般只能用7、8年,甚至5、6年。而且大多数的人做了第二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手术之后就不在适合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了,不想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咨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xzjb/10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11月18日河南省新增本土病例1例,儿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