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元张昱跋崔复《吴兴清远图》崔复《吴兴清远图》与赵孟《吴兴清远图》合装于一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元代杭州人崔晋,字晋之,亦作进之。终身不仕,在杭有药铺产业。喜好鉴藏,工小楷,斋名进学斋。是书画家赵孟挚友,两人之后还结为姻亲。他的传记不见于《杭州府志》等地方文献,近人王德毅等编著的《元人传记资料索引》亦未收录。但崔晋屡为时人提及,并多次出现于赵孟书札中,其孙崔复、曾孙崔晟并以书画知名,并非无可足道之人。赵孟书札中「晋之」与「进之」的考订赵孟书札中,写给「晋之」或「进之」的,见于《石渠宝笈》等著录书者不下十数种。因赵书作伪甚多,此处讨论以所见传世真迹为限。致「晋之」足下《数日帖》(《赵孟七札册》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孟顿首,晋之足下。数日来心腹之疾大作,作恶殊甚。令亲至,得所惠书,知安善,为慰不可言。付至西洋布及报惠诸物,一一拜领,感激无喻!员印冀用情,昨仲美以为必可得。望以下意,祝仲美委曲成就为佳。沈提领处绫亦望催促。令亲带来纸素,缘情绪不佳,不能尽如来戒,千万勿讶。人还,草草具答。余唯珍爱,不宣。十一日,孟再拜。元赵孟数日帖纸本墨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致「进之」足下《乍凉帖》(《六帖册》之一,张学良旧藏):孟顿首,进之足下。连日不得书,乍凉,计惟雅候清胜。当时遣舍侄去,本欲令其诸处投抹子。不谓其滞留不归,并无分晓回报。近闻塘门侄女自平江来此,约在中旬必到,望进之遣舍侄速归为妙。恐路上相差,不作舍侄书也。官人身起安乐,闻将北去,不审果否?望与一初商量。不肖当在几日到杭面谢,冀赐报。右丞处,不知曾说得透否?望再托王成之转浼赵公,于右丞处说,如何?皂斜皮靴若已办,乞令万八送至为感。孟顿首。万八来时,望于养斋处赎来复丹、苏合香丸各数贴,陈居士消风散数贴。转烦王成之于沈铸处讨汉壶,叶兰坡处讨琴。(小字补书)致「进之」提举《去家帖》(《赵孟七札册》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孟再拜,进之提举友爱执事。孟去家八年,得旨暂还。何图酷祸,夫人奄弃。触热长途,护柩南归。哀痛之极,几欲无生。忧患之余,两目昏暗,寻丈间不辨人物。足胫瘦瘁,行步艰难,亦非久于人间者。承专价惠书,远赠厚奠。即白灵几,存没哀感。托交廿年余年,蒙爱至厚。甚望吾友一来,以叙情苦,而又不至。悬想之情,临纸哽塞。不具。七月四日。孟再拜,进之提举友爱执事。元赵孟去家帖纸本墨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致「进之」提点《病来月余帖》(《赵管尺牍合璧》卷三札之一,故宫博物院藏):家书再拜,进之提点真人亲家,赵孟谨封。孟稽首再拜,进之提点真人亲家。□□□□病来月余,眠食都废,憔悴疲剧,极无聊赖。春寒,计惟道体清安。孟昨为女婿处张人事,曾转烦于耶律处致辞。今耶律已满,欲烦任吉卿于金郎中处宛转一言。但得照元委官徐推所问,断绝其事,幸甚。仆已作吉卿书,其事之详委,全在进之备说,乃所望也。专此干烦,千万用情为恳。不宣。孟稽首再拜,进之提点真人亲家座右。元赵孟病来月余帖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为「进之」高士书小楷《道德经》(故宫博物院藏)款署:延祐三年,岁在丙辰二十四、五日。为进之高士书于松雪斋。对于赵孟书札中出现的「进之」,清宫《石渠宝笈》编纂者在《去家帖》后,就根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的记载,指出其为崔进之。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同时参考了《南村辍耕录》和《装余偶记》,考出崔晋字进之。徐先生认为,上述《乍凉帖》、《去家帖》、《病来月余帖》、《道德经》等书法作品中的「进之」,都是赵孟友人崔晋。单国强所作赵孟信札编年,著录《乍凉帖》、《去家帖》、《病来月余帖》三札,他考「进之」为崔晋,官提举,为赵氏亲戚。其结论,大致同于徐考。写给晋之的《数日帖》,上述诸家都著录,但于「晋之」的身份均无考。元赵孟道德经卷(局部)纸本墨笔纵二四·三厘米横一五三·三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根据前述对崔晋生平的考证,可以肯定《去家帖》、《病来月余帖》中的「进之提举」、「进之提点」,都不是崔晋。崔氏无官方身份,张昱、徐一夔均言之凿凿,郭畀《云山日记》等资料所记亦如是。此二札中之「进之」,必是另有其人。从二札的内容来分析,受信人也不能是崔晋。《去家帖》是一件系年明确(延祐六年,管夫人去世之时)、内容丰富(记述赵孟此时的身体状况)的作品。据前引徐一夔所作赵孟长孙女赵淑端墓志,淑端生于延祐五年(年)十月,出生前就由祖父指腹为婚,许给崔晋之孙。则作于延祐六年七月的《去家帖》,如果是写给崔晋的,起首必然要作「亲家」称谓。反过来,赵孟称崔晋为亲家,必在延祐五年后。赵孟致进之提点《病来月余帖》,与致吉卿郎中《前岁到杭帖》同装在一卷中,系同时所写。赵孟最后到杭州,系皇庆元年(年)返乡为先人立碑时,则其作书年代不能晚于延祐元年,与崔赵二氏有亲家之谊的时间不合。故《病来月余帖》中之「进之」亦非崔晋。书札致晋之足下《数日帖》,其中「晋之」就是崔晋,这也是没有疑问的。书札《乍凉帖》和《道德经》中的「进之足下」、「进之高士」,按照赵孟书札体例,均是无官方身份之人,和崔晋不仕的史实相吻合,应该就是崔晋本人。存世赵孟信札六十余件中,受信人中没有官方身份的,除了上述《数日帖》《乍凉帖》两札中的「晋之足下」、「进之足下」外,就只有写给吴森的一札了。吴森号静心,家富资财,「嗜古名画,购之千金不惜」,卒后赵孟为其撰墓志铭。赵氏写给吴森的信札,起首作「静心相干心契足下」,可见其书写体例。以「进之」或「晋之」为名号者,《元人传记资料索引》所收有十余人。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拥有官方身份。所以,有无官方身份,是分辨度很高的判断因素。原文作者:马顺平(作者系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原文来源:《紫禁城》年11月刊《谁是崔晋?——辨赵孟书札中的「晋之」与「进之」》(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紫禁城》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hxcf/1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