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二
(第一百五十四段) 世尊接着上文说:再取白牛的乳汁,置放于十六个容器里,用乳作为煎饼的调液,和上砂糖,油饼“即油炸面饼”。“乳糜”:又作乳粥,通常多以米粟等糁入牛羊乳中煮熟,为八种粥之一。释尊于菩提树下成正觉之前,曾有接受乳粥或牛乳供养之因缘。“苏合”:苏合即苏合香,为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黄白色至灰棕色,半透明,质黏稠,挑起则连绵不断,体重,入水则沉,气芳香,味略苦辣而香。以黄白色、半透明、有香味者为佳。主要供药用,也可食用,食用主要是取其香味。“蜜姜”:是用蜂蜜浸泡的生姜片,味辛而甘、供药用或食用。“纯酥”:即高级酥油,是以驯养的犛牛的产乳制成的奶油,它是中亚南部和青藏高原的放牧人家最重要的主食和贸易食品之一。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纯蜜”:即自然蜂蜜、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 将以上食物准备好后,在莲华外,各各安放十六个盛满乳蜜的容器,围绕于莲华之外,以此敬奉供养诸佛及大菩萨。每到吃饭的时候,如果是在中夜,古印度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每一时相当于现在的4个小时。中夜:为子夜12时前后两个小时,即晚上10点至凌晨2点。在这个时间内,取蜜半升,约一斤,再用酥乳分三次调合,蜜和酥乳调匀后,在坛场前另外安放一个小火炉,以“兜楼婆香”,印度一种香草的名字。将此香煎熬,取其香水,洒在炭火上,将火烧猛,再将调和好的酥蜜投于炎炎火炉内,烧至烟尽,供佛菩萨享用。 道场四周,遍挂“幡华”,“幡华”是供佛的幢幡彩花:“幡”是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华”是美丽而有光彩的彩花。“幡华”表示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华盖、精英。于坛场室中,四壁满挂十方如来,及诸大菩萨的所有形象。应于“当阳”,“当阳”的意思就是“佛”:因为佛是圣中之圣,王中之王,坐北朝南,所以称佛叫做“当阳”。“应于当阳”意为此时应张挂卢舍那佛即报身佛佛像、释迦牟尼佛即化身佛佛像、弥勒佛即当来下生佛佛像、阿閦佛即东方不动佛像、阿弥陀佛即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佛像。还要张挂有诸多大神通变化的观世音菩萨像、以及“金刚藏菩萨”像,“金刚藏”意译金刚胎、为密教贤劫十六尊之一,位居金刚界曼荼罗微细会、供养会等外院方坛北方四尊中的第三位。将这些菩萨圣像,安放于诸佛左右。 再将帝释即三十三天天主;梵王即初禅三天天主;火头金刚乌刍瑟摩即修三昧真火成就的菩萨;青面金刚蓝地迦;解怨金刚军荼利;持念珠金,毗俱眂。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频那夜迦天神(人身象鼻)。这些都是护法神,将他们的神像张挂安置于门两侧。又取八个镜子悬空倒映,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映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于初七中,即第一个七日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及诸大菩萨和阿罗汉名号,恒常于六时,六时指除吃饭和休息时间外,从清晨5点到上午11点、下午1至5点、晚上7至9点。在这些时间里诵咒围坛,以至诚心行道修止观,在一个时即4个小时内,常行清净,念《楞严咒》一百零八遍。 第二个七日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即四弘誓愿,心无间断,诸佛毗奈耶即戒律,戒律中先前就有对发愿菩萨的教义。第三个七日中,于十二时,即二十四小时,专心一向持佛“般怛啰咒即《楞严咒》。到第七的一天,十方如来,一时全部出现,于镜面交光处,承受诸佛为自己摩顶。这个时候,就可以在道场里修三摩地了,如此则能使末法时期的修学人,身心明洁,犹如琉璃般的透明干净,一切邪魔不能相侵。 佛对阿难说:如果这个行道的比丘,他的受戒师,及同会中与他一齐行道的十比丘等人,其中有一个不清净者,这个道场多不能成就。只有成就清净道场从三七二十一日后,再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即可证得罗汉初果须陀洹。即使是没有证到果位,也决定知道了成佛之妙理是真实不虚的,使自己的道心更加坚固。佛对阿难说:你问如何建立道场,按我上面说的作,就可以建立了。 上一篇和这一篇讲的都是道场,道场是修行必不可少的环境,在家居士如果没有条件建立道场,只要能做到念念不离念佛、念念不离观照,那么一切时、一切处,都是道场。《楞严经》第七卷一开场讲的就是证入,这些是空还是有?是无为法还是有为法?分清了就是般若智。佛法有时很简单、有时很深奥,如果没有到空的境界而谈空、或没有到妙有的境界而说有,都可能犯极大的错误。本经后文中有一位善星比丘随便谈“一切法空、涅槃也空。”因此而认为没有涅槃,落在断灭论里,掉入地狱了。所以《楞严经》是一盏指路明灯,是真正的般若大法,能保佑一切真修者识魔破迷,直取菩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gyzz/5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麝香保心丸凭什么获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