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中医杂志论文(网络首发-01-29)

4.分期论治及辨证要点

审症求因,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湿毒为主要特点,经临床观察,以中医的症、舌、脉为主体,把握证候特征,初步可将本病分为四期论治,即早期、进展期、极期(危重期)、恢复期。拟定了基本的中医四期的辨治方案。

4.1早期:湿毒郁肺,枢机不利

临床表现:发热常见,但以低热常见,大多身热不扬,多不伴恶寒,无壮热或烦热,也有部分病例不发热;干咳,痰少,咽喉不利,乏力倦怠突出,多伴消化道症状,食欲差,甚至恶心、大便溏等,舌质多暗或边尖稍红,80%的患者舌苔表现为厚腻,脉濡数。

病机:湿毒郁肺,枢机不利。低热,乏力倦怠,纳呆,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濡,存在湿邪,湿毒郁肺,困阻气机,枢机不利。

治法:辟秽化浊、宣肺透邪。

推荐处方:达原饮,神术散,升阳益胃汤。

基本方药: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黄连、甘草、苍术、荆芥、半夏、防风、羌活、独活、橘皮、柴胡、茯苓、泽泻。

加减:便秘加枳壳;发热轻者加栀子、豆豉;发热重加升降散或紫雪散。

方解:达原饮出自吴又可《温疫论》,方药组成: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槟榔、厚朴、草果三味辛温燥烈,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促其传变。神术散出自《医方类聚》,方药组成:炒苍术、荆芥穗、藁本、干葛、麻黄、甘草各等分。本方解表达邪、宣肺祛湿。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方药组成: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本方补脾胃升清阳兼以祛湿清热。

4.2进展期:湿毒化热,肺壅腑实,毒损肺络

临床表现:高热,喘憋气促,动则气短,痰少或黄或白,或伴咯血,口渴不欲饮水,乏力倦怠加重。纳差,或伴腹胀、便秘,舌暗红或红,苔浊腻或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毒化热,肺壅腑实,毒损通络。湿毒化热入里,出现高热。毒损肺络,出现咳血。邪毒壅肺,肺气宣降失司故而喘憋气促,湿热困阻,故口渴而不欲饮水,湿邪易犯脾胃,出现纳差、倦怠乏力等症状。湿毒化热,可与肠道糟粕相结,从而大便秘结,舌红脉滑数。

治法:宣肺通腑、清热解毒、化瘀通络。

推荐处方:宣白承气汤,解毒活血汤,升降散。

基本方药: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连翘、葛根、柴胡、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枳壳、甘草。

加减:高热加紫雪散;喘重加葶苈子、麻黄;大便秘结者加芒硝。

方解:本期合并阳明腑实证,故积极攻下腑实有助于肺气宣降。宣白承气汤出自《温病条辨》,方药组成为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本方为肺肠同治,宣肺通腑清热代表方。解毒活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方药组成:连翘、葛根、柴胡、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枳壳、甘草,本方以桃红四物去川芎凉血活血,四逆散合连翘葛根清热解毒透邪。

4.3极期(危重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高热,喘憋加重,气短持续,口唇紫绀,面色黯黑,极度乏力,烦躁,或伴手足灼热及手足逆冷,或伴少尿,甚则神昏,舌暗红,苔浊腻或黄腻,脉细数。本期多见氧合下降,肺部CT检查有大量的渗出,需吸氧或呼吸机支持。

病机:内闭外脱。本期以高热、喘憋、神昏为主症,心主神明,心包窍被邪热闭阻,烦躁,胸腹灼热,邪热内闭,气机无法外达则热深厥深,可以外在表现为休克的手足四逆表现。热邪迫肺故而呼吸喘促,已有脱象。内闭外脱,属危重症。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参附四逆汤,温病“三宝”,苏合香丸。

基本方药:人参、附子、生大黄、赤芍、牡丹皮。

加减:热闭冲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阴闭冲服苏合香丸。

方解:吴鞠通自注:大抵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临用对证斟酌可也。整体而言,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豁痰,紫雪长于熄风止痉,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温中,治疗寒闭的代表方,临床中若湿邪困阻心包窍,常用苏合香丸开窍。

4.4恢复期:邪去正虚

临床表现:高热已退,可有低热,精神改善,纳差,胸闷,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暗,苔多腻,脉细数。

病机:邪去正虚。湿毒化热,经积极治疗,邪气虽去,但气阴两伤,同时余邪未解,蒙扰三焦,故而以肺、脾症状多见。

治法:清解余邪。

推荐处方:五叶芦根汤。

基本方药: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冬瓜子、佩兰叶、枇杷叶、芦根。

加减:气虚加西洋参,寒湿明显加半夏、生姜。脾虚加白术、茯苓。

方解:五叶芦根汤出自薛生白《湿热病篇》,药物芳香化湿醒脾,同时轻清宣肺,利于肺脾功能的恢复,养阴益气而不碍湿邪。

王玉光,齐文升,马家驹,阮连国,卢幼然,李旭成,赵昕,张忠德,刘清泉.新型冠状病毒(-nCoV)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J/OL].中医杂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gjls/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