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的正确吃法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提到的茱萸,是一种香草,也称草决明。古时候,百姓认为重阳节的时候,插戴茱萸可以避灾驱邪。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的正确吃法! 01.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止痛 包括温中,也包括温经,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痛经,温肝经经脉;温中凡胃寒或脾胃有寒的均可广泛使用。用于寒滞肝脉诸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导气汤。治厥阴头痛,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 止呕 用于胃寒呕吐证。本品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治中焦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泛酸,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的呕吐,可与半夏、生姜等同用。它常和清胃热的黄连等配伍,辅助胃热呕吐或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 助阳止泻 它苦燥,能燥湿,用于泄泻、腹泻,虚寒泄泻证。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阳虚、有寒的泄泻,它补阳、散寒止痛、燥湿,最合适。 疏肝理气 辛苦而温,入肝经,用之可疏肝气去寒解郁,故可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要……其性不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旨,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 温脾利湿 味辛能散,味苦能燥,性温能祛寒,故可用于因寒、温所致各种病症,《本草纲目》:“茱萸,辛热能散、能湿;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02.吴茱萸的正确吃法 吴茱萸粥 将吴茱萸和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和山药搭配一起,然后研末,并加上白糖放在一起,每次服用的时候,可以使用温开水调和成粥的样子,然后喝下去。这个吴茱萸的食用方法,能起到补肾健脾,辅助因为肾虚而引起腹泻的情况。对于每天早晨经常有腹泻的病人,可以经常服用。 羊肉葱姜汤 羊肉葱姜汤是吴茱萸的食用方法的另外一个,要将羊肉和吴茱萸,还有葱姜、橘皮等放在砂锅里炖煮,每天吃肉喝汤,经常服用,能起到温阳的效果,能帮助驱除体内的寒气,特别是适合那种脾阳虚的老年人。 吴茱萸酒 将吴茱萸和甘草,切碎之后,和白酒混合在一起,然后密封起来,隔水煮沸,拿出来浸泡一个晚上,然后去掉渣滓,就可以服用了,可以起到解毒的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hexianga.com/shxgjls/10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冠心病心绞痛,怎样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