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学苑   宣清导浊汤的方剂名称实际上就包含了治法。宣清,就是升清气,导浊,就是降浊气,也可以说是升清降浊法。脾主升清,所以升清就是指升脾气;胃主降浊,所以降浊就是指降胃肠的浊气。治疗用药从祛湿、行气入手,湿邪去除,气机通畅,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也就是达到了宣清导浊的目的。宣清导浊汤中用猪苓配茯苓以淡渗利湿,茯苓又能健脾。寒水石(即石膏)入中、下焦,在利湿的基础上,清下焦之热。晚蚕砂甘辛温,皂荚子辛温走窜,这两味药相配,以晚蚕砂化大肠的湿浊;皂荚子辛温走窜,燥湿开郁,通关利窍。这个方剂没有用其它的开窍药,是因为病人神志昏迷的程度并不重,大肠的气机通了,湿浊下降了,神志自然就清醒了。如果神昏较重,也可以配苏合香丸。晚蚕砂与皂荚子这两味药是一对,称为“对药”,它们互相配合,能互相促进,共同起到宣清导浊的作用。宣清与导浊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晚蚕砂把大肠的湿热向下导,主要起导浊作用;皂荚子辛窜开郁,宣通气机,主要起宣清作用。反过来看,晚蚕砂导浊的同时也就促进了宣清;皂荚子宣清的同时也就促进了导浊。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宣清就能导浊,导浊也能宣清,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密不可分的。猪苓与茯苓通过利尿也可以导浊,浊气下行了,清气自然就升。从总体来看,这个方剂是促使湿浊下行,以导浊为主,通过导浊而宣清。这里还要强调一个问题,湿邪在下焦,无论是在大肠还是在膀胱,都应该用淡渗利湿药,只要是从小便把湿邪导出去,大肠里的湿邪也就觯除了,气机通畅则大便自下,所以说利小便就可以通大便。有些泄泻的病人用利尿渗湿药治疗,通过利尿就可以止泻,称为利小便以实大便,也是这个道理。(摘自《刘景源温病学讲稿》P、)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上古传承经典中医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







































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能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gxiaoh.com/shxgjls/1036.html